面向虚拟学习社区的学习行为特征挖掘与分组方法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面向虚拟学习社区的学习行为特征挖掘与分组方法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虚拟学习社区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学习特征 个性化教学
【摘要】:虚拟学习社区作为网络教育的一种新兴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为不同的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个性化教学服务是虚拟学习社区研究的重要问题,而学习者的学习特征的提取与分析是个性化教学的基础.以虚拟学习社区为背景,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特征入手,运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挖掘并分析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学习特征,进而根据学习者的知识水平、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积极性等学习特征进行精确分组划分,以达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学习者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虚拟学习社区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学习特征 个性化教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262080) 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151BBE50121)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重点课题(GJJ15029)资助项目
【分类号】:TP311.13;G434
【正文快照】: 0引言当今社会是知识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知识技术的快速更新迫使人们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术,人们逐渐形成了终身学习的意识.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满足不了人们追求终身学习的渴求,更无法解决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教学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伴随着计算信息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广艳;;《虚拟学习社区原理与应用》出版发行[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12期
2 甘永成,王炜;虚拟学习社区多重内涵之解析与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3 胡钦太;;关于虚拟学习社区的几个问题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6期
4 黄寅;;构建网络环境下虚拟学习社区探索[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5 马红亮;;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9期
6 马红亮;杨艳;丁新;;虚拟学习社区空间的社会学分析——以“华师在线”为例[J];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7 佟延秋;江玲;;虚拟学习社区定量研究框架[J];现代教育技术;2007年02期
8 田秋艳;费龙;王明倩;;虚拟学习社区学习有效性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9 李乾;杨声钢;陈政;黄荣怀;;面向多组织空间的中小学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10期
10 周小平;;建立以人为本的虚拟学习社区[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年3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吕文波;赵君香;;虚拟学习社区中网络教师指导活动研究[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2 陈晔;;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学习行为的质性研究[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朱振岳 通讯员 张莺 吴慧君;“云”时代变革传统课堂[N];中国教育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立国;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结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甘永成;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马红亮;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互动结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陆;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森灵;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殷秀兰;基于科研项目的研究生虚拟学习社区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史芸;虚拟学习社区中交互策略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郭三强;基于生态学习观的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5 邵晨龙;基于资源聚合理念的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胡雯;虚拟学习社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谢吉刚;基于资源的虚拟学习社区的开发与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邓伟;移动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与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黄欣钰;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管理的研究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姚明;教师虚拟学习社区交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434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943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