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体制机制的困境与破解

发布时间:2017-10-08 18:18

  本文关键词: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体制机制的困境与破解


  更多相关文章: 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体制机制 主体权责 组织机构 政策法规


【摘要】: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体制机制是在明确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实施和管理机构权责的基础上,充分协调其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形成机构及其机制的协同动力关系,构建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体系及其运行方式。当前,我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体制机制的缺损导致各管理主体的权责虚位、错位和越位,交流轮岗的动力不足、运行不畅、保障不力,组织机构和规范间尚未建立协同关系等。破解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体制机制的困境,需要明确"省级统筹,以县为主"的管理主体权责,构建动力、运行和激励保障"三维一体"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发展机制;在共生理念下,构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间"三位一体"机构协同的发展共同体;制定相关法规政策,落实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体制机制的监督评价和问责制度。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体制机制 主体权责 组织机构 政策法规
【基金】:教育部2011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体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0YJA8801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526
【正文快照】: 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是实现城乡师资均衡发展、推动基础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基础。因此,实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是当前世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方向,但也是各国实现师资均衡面临的共同难题。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体制机制困境的破解是实现校长教师交流轮岗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效果的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绵涛;康翠萍;;教育体制改革与教育机制创新关系探析[J];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武;赵国庆;张榕玲;;日本教育信息化发展机制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2 程天君;;教育改革的转型与教育政策的调整——基于新中国教育60年来的基本经验[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04期

3 高莹;;义务教育均衡视野下的“就近入学”政策研究[J];才智;2013年36期

4 聂鹏;;我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归因与机制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09期

5 孙绵涛;;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22期

6 李汉学;;城区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原因与对策——以湖北省H市城区中小学为例[J];教学与管理;2012年27期

7 宋晓欣;闫志利;;中职教育质量管理机制构建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年24期

8 王其红;史国栋;;区域高职教育发展的政府责任[J];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19期

9 叶波;;校本课程实施:从技术取向到文化取向[J];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06期

10 杨地;;素质教育与教育者的素质[J];现代妇女(下旬);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绵涛;;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研究[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令平;西北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袁潇;美国公立高等院校内部问责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3 张春梅;我国西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4 时晓玲;当代中学生校园生存状态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瑶;学生参与高校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媛媛;高校突发事件行政问责制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3 闫艳;我国公立高校教师民主管理权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小国;“国培计划”中的城市化倾向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5 林菊;我国学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文本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6 吴艳辉;民族地区新课改运作机制之探索[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肖晓;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质量保障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绵涛;康翠萍;;教育机制理论的新诠释[J];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丽萍;林藩;;城乡教师交流:城乡师资均衡的重要推手——以M省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蔡茜;;教师交流激发薄弱学校活力[J];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1年07期

3 曾茗;;城乡教师交流异化现状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09年22期

4 鲍传友;西胜男;;城乡教师交流的政策问题及其改进——以北京市M县为例[J];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5 唐智松;温萍;;城乡教师交流中的适应性问题[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年07期

6 李宜江;李子华;;县域内城乡教师交流政策实施的叙事探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3年06期

7 王凯;;教师交流:如何才能不“走形”[J];辽宁教育;2014年02期

8 ;信息之窗[J];宁夏教育;2011年05期

9 ;城乡教师交流激活一池春水[J];山西教育(管理);2012年09期

10 柳丽娜;李宜江;;论城乡教师交流政策制定与运行机制的完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教师交流的有效推进[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丽华 宋晓敏;我市三年万名教师交流助推教育公平[N];晋中日报;2011年

2 西华师范大学 姚永强;教师交流:好政策缘何遇尴尬?[N];中国教育报;2013年

3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教育局副局长 曾祥立;教师交流当是一场触动灵魂的变革[N];中国教育报;2014年

4 记者 万玉凤 张婷;三至五年县域校长教师交流成常态[N];中国教育报;2014年

5 张宇邋主任记者 李e,

本文编号:9955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9955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d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