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出处:《天津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十分突出,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和高等学校在推进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成果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不能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这主要表现为:心理障碍层面的研究多,心理发展层面的研究少;注重研究男女大学生心理问题共性的一面,而忽略对男女大学生心理差异一面的研究。 本文主要运用个案访谈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定性分析。首先综合分析了心理健康基本理论,然后重点从心理发展层面研究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文除对大学生共性的心理问题进行了研究,还从社会性别视角分别研究男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着重探讨文化因素对男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揭示男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差异是存在的,但这不是本质的区别,性别角色期待、文化传统的影响是造成差异的根本原因。最后从社会文化角度探析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B84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文浩;;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1年44期
2 程勋;;大学生“延缓偿付期”内的心理状况及对策分析[J];群文天地;2011年02期
3 陈黎黎;;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曾盼盼;林崇德;刘力;李远红;;大学生经济信心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生涯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1年02期
5 孙涛;;浅谈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22期
6 马丽;相征;;重视高校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7 张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8 张能云;;浅议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调适[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商慧;;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吕叙杰;;浅析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彦春;;高校图书馆人文素质教育新探[A];广西图书馆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27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希庆;;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留言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3 王玉;;试析心理量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应用状况[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4 徐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的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5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董海婧;褚宇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迟立忠;周湘文;;大中学生身体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整体自尊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杨凯;张烨君;;当代大学生诚信人格特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罗佳;姚本先;;当代大学生形象的心理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吴佳时;李健宁;;大学生无气力现象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术 金秋;六成大学生不知自己该干啥[N];中国妇女报;2005年
2 钟合;大学生“逃单”拷问学子诚信[N];中国改革报;2005年
3 陈七三 李伦娥 欧阳鹏飞 张小攀 徐光明;把和谐社会精神送下乡[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记者 陈强;什么影响了大学生基层就业[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张雪峰 实习生 陈丽;暑期大学生:欲做家教也不易[N];重庆日报;2005年
6 吴应海;大学生的脑子为何“不堪一洗”[N];重庆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孙忠法 仲筏;大学生让心理在七月毕业[N];中国人事报;2005年
8 谢晶晶 林以勤;“是是非非”话打工[N];常州日报;2005年
9 早报评论专栏葛剑雄;为什么大学生一定要住校?[N];东方早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杨艳玲;大学生勤工助学报酬怎么算?[N];大理日报(汉);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3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潘慧;中国企业家心理与企业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8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9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建伟;大学生人格、宿舍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燕;大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周琛;大学生社会技能、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4 叶宋忠;福州市大学生篮球运动参与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玉英;健身长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的个案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黄春梅;新疆高师不同运动量等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比较[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7 孙竟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8 阳柳青;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彦楼;大学生自我概念、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玲玲;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215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1321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