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论文 >

新时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23 01:24
  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肩负育人的重要使命,应围绕立德树人,开展积极心理学教育,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使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三观”。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品质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当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科学性、必要性及对策,旨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图3.1问卷样本构成的情况

图3.1问卷样本构成的情况

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涉及全国各地高校,包括“985工程”“211工程”院校、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等层次院校,主要有山东大学、上海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河海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喀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泰山学院、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烟台职业学院等。本次调查采用线....


图3.4新时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总体的发展情况

图3.4新时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总体的发展情况

通过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可以发现新时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总体的发展情况良好,绝大部分大学生具有创造力、好奇心、开放性思维、好学、洞察力、勇敢、毅力、正直、活力、社会责任感、公平、领导力等诸多积极心理品质。如图3.4所示,就具体的24项积极心理品质而言,在24项品质中,得分排在的前五....


图3.17“你所在学校思政课或者专业课的讲述中是否会体现积极心理品质的内容?”

图3.17“你所在学校思政课或者专业课的讲述中是否会体现积极心理品质的内容?”

任何学科在整个教育体系中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割裂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单纯属于心理学范畴,同时,也有部分教育者认为专业知识的讲述无法与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联系起来,使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多学科视野。当问到:“你所在学校的....


图3.18“你怎样评价你所在学校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实践活动?”

图3.18“你怎样评价你所在学校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实践活动?”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大多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仍是侧重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教育,而且教育手段及方法还是比较单一。通常都是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忽视实践活动的训练、呈单一化的倾向,在调查中,当问到:“怎样评价所在学校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实践活动”时,有....



本文编号:39808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39808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f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