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论文 >

大学生师生关系、学习动机及其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7 17:16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师生关系、学习动机及其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教师和学生是高校教育、教学中的两个基本要素,而高校师生关系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因其各自的地位、任务及规范行为的不同,通过相互影响和作用而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国内外众多研究者日益重视人际关系(尤其是师生关系)对学习的影响,并强调创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必要性。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师生关系紧张,则会抑制甚至破坏学生的学习兴趣,制约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学生学习活动,维持学习活动,并使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从定义上看,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教师是联系在一起的。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学生的师生关系和学习动机进行了研究。研究工具为《师生关系问卷》和《学习过程问卷》。研究采用集体测试的方式,共发放问卷480份,回收有效问卷453份,,有效回收率为94.4%。 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当前大学生师生关系的总体状况,并考察大学生师生关系的性别、专业、年级差异;了解当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总体状况,并考察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性别、专业、年级差异;探讨师生关系各维度与学习动机各维度之间的关系。经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大学生师生关系冲突性较强,而在亲密性、支持性和满意度上较差; (2)师生关系状况存在一定程度的性别、专业和年级差异; (3)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表现为深层型动机,其次为成就型动机,再次为表层型动机; (4)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存在专业、年级差异; (5)师生关系的负向维度(冲突性)与学习动机各维度显著负相关,师生关系的各正向维度(亲密性、支持性、满意度)与学习动机各维度显著正相关或相关不显著。
【关键词】:大学生 师生关系 学习动机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4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前言9-11
  • 1.1 研究的背景9-10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0-11
  • 1.2.1 研究的目的10
  • 1.2.2 研究的意义10-11
  • 2 文献综述11-22
  • 2.1 师生关系11-15
  • 2.1.1 师生关系的界定11-12
  • 2.1.2 师生关系的类型12-13
  • 2.1.3 师生关系的测量13-15
  • 2.2 学习动机15-18
  • 2.2.1 动机的概念与学习动机的界定15-16
  • 2.2.2 学习动机的类型16
  • 2.2.3 学习动机的测量16-18
  • 2.3 师生关系、学习动机及其关系的研究18-22
  • 2.3.1 师生关系状况研究18
  • 2.3.2 学习动机状况研究18-20
  • 2.3.3 师生关系与学习动机的关系研究20-22
  • 3 研究方法与设计22-24
  • 3.1 基本概念辨析22
  • 3.2 研究内容22
  • 3.3 研究假设22-23
  • 3.4 研究对象23
  • 3.5 研究工具23
  • 3.6 数据统计23-24
  • 4 研究结果24-29
  • 4.1 大学生的师生关系状况24-26
  • 4.1.1 大学生的师生关系总体状况24
  • 4.1.2 男女大学生的师生关系状况比较24-25
  • 4.1.3 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师生关系状况比较25
  • 4.1.4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师生关系状况比较25-26
  • 4.2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状况26-27
  • 4.2.1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总体状况26
  • 4.2.2 男女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状况比较26
  • 4.2.3 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状况比较26-27
  • 4.2.4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状况比较27
  • 4.3 大学生的师生关系状况与学习动机的关系27-29
  • 5 讨论29-38
  • 5.1 关于大学生的师生关系29-32
  • 5.1.1 大学生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29-30
  • 5.1.2 师生关系的性别差异分析30
  • 5.1.3 师生关系的专业差异分析30-31
  • 5.1.4 师生关系的年级差异分析31-32
  • 5.2 关于大学生的学习动机32-34
  • 5.2.1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分析32-33
  • 5.2.2 学习动机的性别差异分析33-34
  • 5.2.3 学习动机的专业差异分析34
  • 5.2.4 学习动机的年级差异分析34
  • 5.3 大学生师生关系与学习动机的关系分析34-38
  • 6 总结38-39
  • 6.1 研究结论38
  • 6.2 研究的局限38-39
  • 参考文献39-46
  • 附录46-49
  • 后记49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畅;;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内部学习动机特点[J];华章;2011年29期

2 李书勤;;论高校师生冲突的实质与功能——一种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反思[J];江苏高教;2011年06期

3 贾俊玲;;论我国现代高校师生伦理关系的异化[J];考试周刊;2010年37期

4 张璐;;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年06期

5 蒋源;;大二学生行为及心理特点研究综述[J];社科纵横;2010年12期

6 杨银芳;马莲;周丹;李志伟;周华艺;;大学生逃课规律及心理成因探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邵晓枫;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冯;高校师生关系及师生交往状况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氏美德;汉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纠错行为的行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陈玉婷;硕士研究生专业适应性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黄宝菊;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学校适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佳;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6 孙磊磊;高校师生关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阳;高职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和培养的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8 蒋甜甜;师生互动对学生学习性投入的影响[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师生关系、学习动机及其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06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4006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5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