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历框架的比较与思考
本文关键词:教育资历框架的比较与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职业教育与培训 框架开发 资历 质量保障机制 香港教育 澳大利亚 高等教育机构 框架体系 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亚太地区
【摘要】:2008年11月6-7日,由上海市教育评估院主办、以"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与运行机制"为主题的首届上海教育评估论坛在上海举办。来自亚太地区的130多位代表出席此次论坛。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应邀作主旨报告,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季平、亚太地区多位知名教育质量保障专家及有关省市教育评估机构代表分别作专题报告。论论的成功举办,将对亚太地区各国教育质量保障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各级教育评估机构的能力建设、提升上海乃至全国教育质量质量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本期择要刊登部分专题报告的主要观点和内容,以飨读者。
【作者单位】: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职业教育与培训 框架开发 资历 质量保障机制 香港教育 澳大利亚 高等教育机构 框架体系 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亚太地区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近年来,教育资历框架①作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发展非常快。据不完全统计,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欧盟、中国香港特区等先后提出了自己的资历框架,包括相关的资历等级结构、实施措施等。本文拟选取其中三个代表性的资历框架进行分析。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秀华;;教育资历框架的比较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03期
2 刘琳;;澳英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初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05期
3 杨亚碧;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浅谈[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黄丽清;;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特色[J];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5 谭绍华;张铁鹰;陈艳丽;林爱华;;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发展最新近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18期
6 罗莹芸;;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借鉴意义[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版);2007年06期
7 卢建波;;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12期
8 王爱敏;;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2005~2008年职业教育与培训(VET)战略规划[J];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9 陈勇,冯守汉,伍时台;从澳大利亚TAFE学院看行业组织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J];装备制造技术;2005年02期
10 刘育锋;;适应变化——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发展新动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武;;澳大利亚军队的精神健康教育措施及启示[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2010)[C];2010年
2 Adrian Dridan;房丽宁;;澳大利亚的苜蓿育种[A];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暨牧草种子、机械、产品展示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李茜;;对澳大利亚社区康复的初步印象[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4 黄日强;邓志军;;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原因探析[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教育文化类[C];2003年
5 郑唯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介绍[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汪开治;;澳拟利用多种方法防除外来有害动物蔗蟾[A];2006浙江林业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秦天宝;;澳大利亚保护地法律与实践述评[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赵航;刘强德;沈广;许尚忠;;中澳两国牛肉生产水平的对比分析[A];《2009中国牛业进展》论文集[C];2009年
9 章胜乔;陈俊;张超;梁启平;徐绥萍;黄素文;黄绍棠;;入境澳大利亚原羊毛动物疫病风险评估及检疫管理措施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10 段立新;;从澳洲华语播音的变化看世界华语播音的走向[A];聚焦世界华语播音[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米立公;中澳续签互认高教学历协议[N];人民日报;2007年
2 戴定国;澳大利亚为儿童发行免费邮刊[N];中国集邮报;2005年
3 广文;市场有待深度开发[N];国际商报;2003年
4 徐向阳;重庆ABB赢得澳大利亚订单[N];中国工业报;2007年
5 ;澳元/美元:有望继续攀升[N];证券日报;2007年
6 惠正一;澳大利亚Seek超亿元购智联招聘25%股权[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7 ;心诚则灵 跨国公司尽入其彀[N];国际商报;2006年
8 严利 苗晨波;广州日报成功进入澳大利亚主流社会[N];中华新闻报;2006年
9 章永哲;澳洲房产来华招揽投资客[N];上海金融报;2008年
10 记者 卢伟邋实习生 陆小青;市领导会见澳大利亚客人[N];南宁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杰昕;高等教育多元化与学生权益保护[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岳峰;架设东西方的桥梁——英国汉学家理雅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秋生;澳大利亚与亚洲关系研究(1940-1995)[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冯国平;跨国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胡再德;澳大利亚中国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谷雪梅;冷战时期美澳同盟的形成和发展(1945-1973)[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何晓芳;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中的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庞国斌;我国公共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9 侯龙龙;中国高等教育中的范围经济[D];北京大学;2004年
10 温正胞;创业型大学:比较与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凌;20世纪9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高中职业教育与培训进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佳;澳大利亚中学职业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谭佳;澳大利亚TAFE学院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张瑞敏;中国与澳大利亚双边自由贸易协定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5 陈娜;澳大利亚新州高中毕业证书考试探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王平;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制度评介[D];苏州大学;2004年
7 景宏华;澳大利亚职教培训框架体系的建立与发展[D];河北大学;2004年
8 吕庆文;新世纪以来的中澳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9 黄照影;中澳农产品贸易合作与竞争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王玉蕾;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标杆管理的研究与借鉴[D];西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754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075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