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汉双语教育发展的困境及对策——以毕节试验区为例
本文关键词:彝汉双语教育发展的困境及对策——以毕节试验区为例
【摘要】: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对少数民族实施双语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占贵州彝族人口一半以上的毕节试验区,实施彝汉双语教育,既有必要性也有紧迫性。当前,毕节试验区彝汉双语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却也面临着许多发展困境。针对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建议和对策,以期能为毕节试验区双语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单位】: 毕节学院;
【关键词】: 双语教育 困境 对策 双语人 双文化人
【基金】: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编号:2008JD037)
【分类号】:G752.4;H217
【正文快照】: 一、双语教育的含义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直接的意思就是“Two languages”(两种语言),是指在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同时存在,且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历史背景条件下,可能或必须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的情景。[1]在这两种语言中,通常有一种是母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成尚荣;;母语教育与民族文化认同[J];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阳t;新加坡、欧美的双语(多语)教育——比较与语言学透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2 范安怀;高中政治课双语教学初探[J];池州师专学报;2003年06期
3 刘丽宁;80年代初至今新加坡华语使用状况分析及展望[J];东南亚研究;2002年05期
4 罗驱波,张申;利用信息技术营造信息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环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年02期
5 黄晓华,杨静,李惃,周志华;大学化学双语教学设计初探[J];大学化学;2005年03期
6 季真;从一个案例看化学双语教学[J];化学教育;2004年08期
7 周新丽;;学生因素对双语教学的影响[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朱建成;高校实施双语教学之探析[J];高教探索;2004年04期
9 王贵生;跨文化视野中的民族教育[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4期
10 李模琴;双语教学及其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初探[J];高等建筑教育;200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苏德;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艾力·伊明;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视野中的“维汉”双语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宝乐日;土族、羌族语言及新创文字在学校教育领域使用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刘正发(阿里瓦萨);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宋梅砚;论上海发展中的中小学双语教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霞;语文课堂学生学习行为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钱明才;加拿大双语教育及其对我国英语教育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丕勇;内蒙古地区师范类蒙授英语专业教学模式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王艳萍;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双语教学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世业;延边朝鲜族中小学三语教学中若干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04年
6 丁卫英;我国双语教学之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7 曹东云;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ISD视野[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朱维;高中化学双语选修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余保华;双语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莎;拓宽英语学习渠道 丰富语言实践时空[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大生;新加坡精英治国论的实践[J];东南亚纵横;2002年05期
2 武晓峰,程敬恭;双语教学与高校素质教育探析[J];高教论坛;2003年02期
3 戴艳阳;钟晖;;专业课双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之探讨[J];高教论坛;2006年03期
4 李阳t;影响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若干因素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刘卓林;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模式评价[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王世忠;关于教育政策执行的涵义、特征及其功能的探讨[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雷振辉;我国公共政策的延续性探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推广汉藏双语教育 向建党九十周年献礼——康巴卫视举办“爱祖国爱家乡”2011年汉藏双语演讲大赛[J];西部广播电视;2011年08期
2 陈蕾;;论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25期
3 王艳萍;;美国移民双语教育的多重使命与新动态[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年03期
4 管文娟;窦琴;;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当前中国的双语教育[J];考试周刊;2011年41期
5 李洁;王英;韩炯;;从锡伯族教师语言态度看锡伯族双语教育体制[J];民族翻译;2011年02期
6 图鲁甫·巴拉提;;浅析“双语教育”理论概念的几个问题[J];民族翻译;2011年02期
7 王晓军;;甘南州双语教育现状及发展途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1年17期
8 马幸荣;;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立法初探[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李厚纲;;地方高校双语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出路[J];教育与职业;2011年23期
10 马嵘;马永全;;新疆学前“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雪英;;多元文化视域中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郑洵;;对双语教学的思考[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3 李宇明;;关于中小学“双语教学”的思考[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4 崔延虎;;双语教学与双语教育的教育人类学审视[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春燕;;高校双语教材采访工作浅谈[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玉彬;张树安;宋敏;李晓梅;;民族高校多层次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杨志涛;;关于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一些看法[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唐发铙;;调整语言政策刍议[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刘俊;吾守尔·斯拉木;谭勋;冯丽娟;;基于双语基础教育的教学资源管理系统[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峰;乐群;郑翔玉;;在模电教学中采用双语教学的探讨[A];武汉(南方九省)电工理论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河南省电工技术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孙利华;双语教育“试水”有喜有忧[N];洛阳日报;2008年
2 王秀旭;对我省双语教育的几点思考[N];贵州民族报;2009年
3 通讯员 李治军;疏勒 多措并举提高双语教育水平[N];喀什日报(汉);2009年
4 本报特派记者苏军亚;双语教育抓“小”不能漏“大”[N];乌鲁木齐晚报;2010年
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县委书记 张正荣;深化双语教育 助推轮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陈彦仿;双语教育让少数民族孩子插“双翼”[N];乌鲁木齐晚报(汉);2010年
7 记者 王晓娟 实习生 仲欣;今年我区双语教育资金达15亿[N];乌鲁木齐晚报(汉);2010年
8 记者 陈彦仿 梁淑芳;师资不足制约双语教育发展[N];乌鲁木齐晚报(汉);2010年
9 马戎;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育必须坚持的几个原则(上)[N];中国民族报;2011年
10 马戎;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育必须坚持的几个原则(下)[N];中国民族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池东恩;朝汉双语教育与语言使用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2 陈之权;新加坡教育分流下华文课程面对的问题与挑战及改革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宝乐日;土族、羌族语言及新创文字在学校教育领域使用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赵建梅;培养双语双文化人: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人类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崔东红;新加坡的社会语言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陈亚凤;中港新三地的语言规划与新加坡本位小学语文课程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廖冬梅;新疆民汉双语现象与新疆社会发展之关系[D];新疆大学;2006年
8 龙琪;理科双语教学的实践现状与理论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英姿;美国语言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10 王洋;对维汉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峥嵘;双语教育及其对个人发展的影响[D];东南大学;2004年
2 李丹;拉祜族小学双语教学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姚金梅;新疆柯尔克孜族中小学双语教育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洁;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锡伯族学校的双语教育[D];新疆师范大学;2005年
5 金劵;双语教育的文化资源整合功能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6 祁伟;和田地区中小学维汉双语教育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7 陈松;双语教育要素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8 张欣;从语言政策的视角看双语教育[D];东南大学;2006年
9 陶君;论中学双语教育[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孙明霞;新疆学前双语教育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014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001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