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试论农村远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7-10-11 23:24

  本文关键词:试论农村远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新农村建设 远程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 运行机制


【摘要】:农村远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宗旨是根据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通过远程教育的手段,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从而推动新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远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取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要素分析、人才培养中美的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等方面内容。
【作者单位】: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远程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 运行机制
【基金】: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2008B084)
【分类号】:G728
【正文快照】: 农村远程职业教育作为平民进步的阶梯,教育公平的砝码,农村劳动力充实自我和增进动力的补给站,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与作用。本文在对农村远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内涵、要素及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农村成人学习的特点,从远程教育的角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桂霞;;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课程模式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力;新形势下中国职业教育的宏观政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17期

2 李定仁,董仁忠;东乡族小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调查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董仁忠;;生涯发展导向的成人教育论纲[J];职教论坛;2007年13期

4 邓泽民,陈庆合;论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J];职教通讯;2005年04期

5 窦现金;欧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经验[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1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寄农;农村经济学科研究会召开书稿讨论会并举办讲习班[J];中国农村经济;1985年11期

2 石山;生态经济思想与新农村建设[J];河北学刊;1986年06期

3 孟治平;一个舞台 多家唱戏——发挥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多功能作用[J];安徽教育;1991年09期

4 林振平 ,聂尚颖 ,江化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与思考[J];东南学术;1992年01期

5 “浙江省九十年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对策的研究”课题组;浙江省九十年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对策研究(上)[J];浙江社会科学;1993年04期

6 “九十年代绍兴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及对策研究”课题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及其指标体系[J];浙江社会科学;1993年04期

7 “浙江省九十年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对策研究”课题组;浙江省九十年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对策研究(下)[J];浙江社会科学;1993年05期

8 刘锡荣;努力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浙江社会科学;1993年06期

9 ;《浙江社会科学》1993年1——6期总目录[J];浙江社会科学;1993年06期

10 娄赫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柯桥农村教育的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宇;;认真贯彻新《土地管理法》 加快山区小城镇建设步伐[A];湖北省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0年

2 张德平;;卧薪尝胆寻富路 齐心协力奔小康[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3 陈瑞洁;;加快建设生态家园 倾力服务三峡工程[A];农村沼气发展与农村小康建设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3年

4 刘海亚;;温州市农村沼气建设探索[A];沼气产业化发展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5年

5 黄振侠;朱军平;;推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 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A];沼气产业化发展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5年

6 边振兴;王斌;王秋兵;;辽宁省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现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探析[A];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高科技引领花园人走上康庄路[A];金华市科普示范村创建经验汇编[C];2005年

8 ;科普带来满眼春[A];金华市科普示范村创建经验汇编[C];2005年

9 陈星高;江瑞珍;;探析山区城镇建设中的人文生态理念[A];金华生态·人居环境城市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陈元星;;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现状和问题及其对策[A];“征地制度改革与集体土地流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作者为霸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马英才;武将台村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启示[N];河北经济日报;2000年

2 曹伟庆 曾毓琳;第二届中国农民旅游节深秋登场[N];华东旅游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任芳;四川农田水利:何时丰水又沃田?[N];经济日报;2000年

4 冯金涛 邹建丰 朱新法;农民住宅与城市小区没有区别[N];新华日报;2000年

5 朱安军 王治;浦北县小城镇建设推动农村经济[N];中国建设报;2000年

6 记者 春鹤;第四届全国农民运动会闭幕[N];中国体育报;2000年

7 通讯员 李华 记者 胡冠平;水清地绿环境美[N];浙江日报;2000年

8 通讯员 李华;让河水更清环境更美[N];浙江日报;2000年

9 ;北京顺义区投资环境概况[N];北京科技报;2001年

10 记者 卢新宁 施芳;以“三个代表”为指导 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N];人民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蔚文;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与管理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刘建荣;当代中国农民道德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振如;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4 匡远配;贫困地区县乡财政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5 杜漪;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经济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6 袁中金;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邓艳红;以新基础教育引领西部农村的和谐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邢志广;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9 罗崇敏;中国边政学新论[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严江;四川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若焱;芜湖城乡交接带农村聚落转型——调查·研究·实践[D];清华大学;2003年

2 裴斐;北京农村信用社与京郊民间投资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徐璐璐;徽州传统聚落对安徽地区新农村住宅设计的启示[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4 陆嘉;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居民点改造的策略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5 余约成;浙江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张小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7 周俊秀;在统筹发展中构建和谐城乡关系[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8 张斌;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9 范义敏;河北省财政支农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10 陈学芳;市民化:农村教育改革之维[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153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0153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e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