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的对策与行动研究
本文关键词: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的对策与行动研究
【摘要】:在大职教观的影响下,高职院校的教育对象涵盖了社会所有成员。开展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新使命,是解决社会问题、体现人文关怀、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有效渠道。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的模式有市场主导的技能证书培训模式;市场主导下的学历教育模式;校企合作的非学历教育培训模式;政府主导下的政府、企业和培训机构合作的技能培训模式;公益性的人文教育模式等。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作者单位】: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高教研究所;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 外来务工人员 教育培训
【基金】:2006年上海市教育科研重点项目“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的对策与行动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A0611)
【分类号】:G729.2
【正文快照】: 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社会流动的加剧,大批农民工流入城市,这些外来人员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带来的社会问题令人深思。1994年全国大约有4000万农民外出打工,今天这一数字已经达到1.8亿,从而使“三农”问题演化为“四农”问题。它虽然已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郑玉华;白正府;;社会转型中的农民工教育[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2 许小青,柳建华;关于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的研究[J];求实;2005年05期
3 曾群,魏雁滨;失业与社会排斥:一个分析框架[J];社会学研究;2004年03期
4 黄祖辉;许昆鹏;;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与对策[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璇;顾辉;;回乡民工外出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安徽的实证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朱永虹;邵炜;;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中的企业策略行为分析与制度安排构想[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3 甘红圣;施勇;;劳动力市场排斥的社会学解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张家宇;;试论农民工劳动权利的法律救济[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刘洪玲;;困境与出路:新时期农民工政治参与探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敖德玉;黄雪梅;周相勇;;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的影响——对农民外出打工现象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7 王维;朱强;;关于农民工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9期
8 李艳玲;李录堂;;农民工工资剪刀差的产生原因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9 姜乐军;;农民工的生存困境及其出路——以南通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10 马春建;;河南省外出农民工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国福;;浅析农民工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问题[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徐速;;华侨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及其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3 王晓红;周薇;;农民工社会保障权保护的法律思考[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王安;魏建;;法律执行与道路交通事故——对《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效果的评价[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张红;;职业教育与农民工市民化——一种生命历程理论的分析视角[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09年
6 曹延汹;;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队伍的分化[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7 刘军奎;;进京保姆:一种社会变迁背景下的女性劳动力转移模式——基于甘肃陇东南L村的个案分析[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吕云涛;;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户籍制度改革的路径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朱文亮;司金龙;王忠明;;改革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10 张小娜;;贵州省外出务工农民工社会流动问题研究——以贵州在温州的农民工为例[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斌;《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林斌;福建省邵武市集体林产权改革绩效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3 刘冰;企业在职培训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形成[D];浙江大学;2009年
4 沙占华;民生效率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徐彤;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经济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高月;我国农民工就业及其制约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滕姗姗;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王婷;中法移民聚居区更新政策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王敬贤;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陈福祥;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超;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高学良;随州市建筑业农民工培训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孙书青;农民工就业现状与对策[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宋静;建立与完善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5 孙作人;城市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先忠;建筑企业人工成本上扬对企业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刘林军;应对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政府行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崔岩;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外来务工青年生存状况调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张建宁;昆山市农民工体育活动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吴洁;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相秀丽;现代化:从熟人社会到生人社会[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5期
2 吕绍清;孩子在老家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与心理的双重冲突[J];中国发展观察;2005年09期
3 张宝兰,郭其友;就业与招工“两难”矛盾解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5年02期
4 武涛,史学斌;“民工荒”问题背后的思考[J];现代经济探讨;2005年02期
5 侯靖方,方展画 ,林莉;杭州市民工子弟学校调查报告[J];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6 邹泓,屈智勇,张秋凌;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发展与需求调查[J];青年研究;2005年02期
7 王涤;关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J];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华;;谈提高泛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中高职院校外语社会服务质量[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年04期
2 马元兴;;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与创收激励机制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12期
3 刘克勤;;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08期
4 廖惠卿;王向岭;罗金彪;;高职院校提高社会服务功能策略的探索与实践——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年12期
5 陈福明;陈斌;李奎;;以共建共管方式建设高职院校科技园区[J];中国高校科技;2011年06期
6 贺修炎;;大专课程班: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一种有效的职业培训模式[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张文杰;;关于高职教育发展定位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8 卢冠明;;融合区域经济发展办特色高职学院[J];电子商务;2011年02期
9 解双;;高职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功能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20期
10 嵇芹珍;;论高职院校领导的社会责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清水;;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基本策略研究[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2 姜桂娟;;基于ISO9000标准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3 肖川;;设立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特区构想——以海峡两岸高职院校的合作办学为主要特色和途径[A];黄炎培与中国职业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成果集萃[C];2009年
4 宋士福;;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新思考[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5 邓满娥;;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研究[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晓军;黄克孝;;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马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动力机制研究[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徐亮;王江平;;区域经济结构与高职院校的专业开发[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王新波;单洪雪;王学红;;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报告[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郭贺彬;衣芳;;谈高职文化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茧邋通讯员 童志宏 刘彦妮;5所高职院校接受“省检”[N];湖南日报;2008年
2 陈红英;不再让学历决定一切[N];中国人事报;2005年
3 记者 练玉春邋郭扶庚;首批28所高职院校进入“高职211”建设序列[N];光明日报;2007年
4 李海英;省高招专科、高职院校录取线公布[N];沈阳日报;2008年
5 记者 赖红英;广东公开招聘高职院校特聘教授[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王彦;打造高职院校排头兵[N];黑龙江日报;2009年
7 记者 张宝敏;人才培养不达标 学校招生要减少[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张志坚;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促进海南高职院校内涵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江芸涵 张守帅 实习生 丁静;就业帮扶:社会各界在行动[N];四川日报;2008年
10 查结联;新成立六所高职院校招生[N];安徽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缃绮;企业集团与集团高职院校协同发展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侯长林;技术创新文化: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生态基础[D];西南大学;2011年
3 王宇轩;高职院校的融资结构与办学效率[D];山东大学;2010年
4 邓宏宝;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辅导课程开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建鲲;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群论[D];天津大学;2010年
6 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赵日刚;加强大学社会服务功能过程中政府职能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8 倪筱琴;林业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9 张宇;基于利益主体选择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庄绍文;义务工作的教育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薇;美国社区学院院校发展战略的演变[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拥华;新时期我国高职院校管理特色的创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尹国华;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傅龙华;走向完整的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艳艳;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6 罗荣丰;湖南省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成就、问题与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咏梅;高等职业院校品牌塑造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8 卫振中;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9 王嘉禄;山西省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10 张小军;江苏省独立设置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189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018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