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全纳教育:历史演进与实施政策

发布时间:2017-10-18 12:18

  本文关键词:全纳教育:历史演进与实施政策


  更多相关文章: 全纳教育 历史演进 实施政策


【摘要】:在国际教育界形成探讨全纳教育的热潮之时,本文阐述了"全纳教育"产生及其经历的"理据生成"、"初期探索"和"达成共识"三个阶段的演进过程。同时,介绍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南非等国家实施全纳教育的国家政策,旨在为我国寻求全纳教育推进策略提供借鉴。
【作者单位】: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全纳教育 历史演进 实施政策
【分类号】:G760
【正文快照】: 全纳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新兴的一种教育理念,它源于20世纪70年代特殊教育领域内的“一体化”、“回归主流”教育运动。到了21世纪,国际教育界已形成探讨全纳教育的热潮,“全纳教育”也成为最热门的教育话题。1全纳教育的历史演进全纳教育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实践根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淑芹;走向全纳教育——新加坡特殊需要教育发展概览[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程向阳;新课程视野下的差异教学[J];教育探索;2005年09期

2 孙涛;刘虹嘉;;幼儿园加强家园合作的策略[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李政云,李尚群;超越“全纳”——全纳教育思潮之理性审视[J];现代大学教育;2005年04期

4 张婧;信息化教育时代与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关系初探[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2期

5 肖非;中国的随班就读:历史·现状·展望[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3期

6 陈丽江;特殊教育学校资源教室的建设[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8期

7 卿素兰,刘在花,杨希洁,赫尔实;农村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支持系统与评价探析(I)[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10期

8 孟万金;;全社会都要关注残疾儿童教育——一论残疾儿童教育公平[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燕丹;生命关怀视野下调适性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玲玲;中美全纳教育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小波;从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到全纳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俊;英国全纳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阚丽;加拿大特殊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琳;全纳教育视角中的学生弱势群体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6 冯锦英;全纳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玲;语文全纳课堂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慧敏;全纳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蓝建;;芬兰全纳教育:让所有学生都成功[J];中国民族教育;2011年Z1期

2 张文琪;;全纳教育背景下浅析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J];群文天地;2011年10期

3 李军胜;;论全纳教育的可行性[J];价值工程;2011年18期

4 苏慧;雷江华;;国外全纳教育背景下特殊学校的角色定位及其启示[J];现代特殊教育;2011年Z1期

5 李立早;;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全纳教育适应问题的思考与分析[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谭焕新;;转盘游戏:加拿大全纳教育的认同与全纳氛围的构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中国特殊教育》征稿简则及作者须知[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06期

8 肖琳;张微;;全纳教育视角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学校干预[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13期

9 种华东;;美国特殊教育改革对我国启示的若干思考[J];群文天地;2011年08期

10 牟晓宇;昝飞;;美国特殊儿童学业困难反应模式——RTI模式[J];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董尼;;在全纳教育理念视角下的摄影教育实践[A];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C];2009年

2 张会亮;;英国全纳教育:让所有人融入主流的权利[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0科普理论国际论坛暨第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翁绮睿;;英国全纳课程的发展进程与困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颜家睦;;全纳教育特殊儿童社区康复模式的探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努力办出老年大学的水平、特色和效益[A];围绕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加快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江苏省老年教育研讨会暨省老年大学协会第十三次年会交流材料选编[C];2003年

6 丁安祥;;承载“全纳教育”之重任——民间组织参与老年教育办学的实践与思考[A];江苏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选集(2000—2004)[C];2005年

7 邵景元;;树立“全纳”理念 实施“全纳”教育[A];围绕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加快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江苏省老年教育研讨会暨省老年大学协会第十三次年会交流材料选编[C];2003年

8 陆剑杰;邵景元;;科学的理念是成功实践的灵魂——参加第三年龄学习国际研究研讨会的主要收获[A];围绕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加快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江苏省老年教育研讨会暨省老年大学协会第十三次年会交流材料选编[C];2003年

9 陈乃林;;终身教育理念观照下的社区教育[A];纪念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30年大会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延东;推进全纳教育,促进和谐世界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高靓;世界目光聚焦全纳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记者 王莉;拉萨市残联积极推行全纳教育[N];西藏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刘小兵;全纳教育是建设全纳社会的最有效途径[N];光明日报;2009年

5 谢云挺;全纳教育:起点公平始于“有教无类”[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6 艾丹青邋通讯员 郑锦杭 张萍;“明珠”的孩子说这里没人叫我“乡巴佬”[N];杭州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徐菲菲 闫飞;“全纳教育”打造残疾儿童幸福人生[N];延边日报;2009年

8 赵一枫;全纳教育在这里初绽蓓蕾[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王涤;全纳教育思想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N];中国人口报;2006年

10 记者 刘小兵;残疾儿童大多就读特教学校违背教育公平思想[N];光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杜晓萍;全纳学校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伟;全纳教育实践研究:英、美两国的经验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柳;从隔离到全纳[D];西南大学;2009年

4 吕雯慧;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实践的历史考察(1987-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吕晓;学前听障儿童个别化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玲玲;中美全纳教育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媛媛;美国教师的全纳教育素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晓明;美国全纳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兰芳;全纳教育:瑞典模式[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姜亚洲;全民教育与全纳教育关系辨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温江;小学校长对全纳教育的态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裴巧灵;芬兰全纳教育研究—历史、现状及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婷;北欧全纳教育的特色分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会敏;全纳教育理论分歧的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孟朔竹;全纳教育视角下孤残儿童的早期干预[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549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0549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6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