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成人教育创新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校成人教育创新对策研究
【摘要】: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是现代人才必备的素质。高等院校要注重对成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作者单位】: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创新 能力 教育 实践
【分类号】:G724
【正文快照】: 21世纪的知识经济竞争,实质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能力指的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掌握的技术进行科学的加工和改造,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新理论、新成果和新产品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更是现代人才必备的素质,因此,高等院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彩华;;新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J];吉林教育;2010年02期
2 卓一勤;;在互动中提高学生的背诵能力[J];学苑教育;2010年01期
3 ;平凡的即是伟大的[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0年03期
4 运村;;小三的心声:怎样让“宋思明”钟爱一生[J];婚育与健康;2010年07期
5 屈淑英;;高中数学教学点滴体会[J];林区教学;2010年01期
6 王金侠;;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力的提升[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3期
7 王连广;;中学数学教学应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J];考试(教研版);2010年02期
8 吴磊;;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方法之我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6期
9 谢长义;;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苑教育;2010年04期
10 黄晓杏;;高职英语教学之刍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武;;谈谈中学化学实验设计能力培养方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贵州卷)[C];2010年
2 孙霞;;浅析提高高中生英语快速阅读能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贵州卷)[C];2010年
3 陈达民;;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课教学[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4 罗四维;谭联凤;;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之民办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5 黄河;;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6 陈瑞芳;;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竞赛的辅导[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赖德文;;浅谈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提问能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8 王卫红;;充分利用实训基地设备,培养学生专业技能[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9 于泉;边扬;赵晓华;荣建;;交通调查实践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分析[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10 陈晓军;陈丽;;小学机器人课堂教学活动形式与方法研究[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东省阳信县翟王镇韩箔小学 王玉亮;创新欲望源于激发[N];学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于国宁;创新教育的意义和路径[N];江苏教育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于国宁;创新教育的意义和路径[N];江苏教育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于国宁;创新教育的意义和路径[N];江苏教育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于国宁;创新教育的意义和路径[N];江苏教育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于国宁;创新教育的意义和路径[N];江苏教育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于国宁;创新教育的意义和路径[N];江苏教育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于国宁;创新教育的意义和路径[N];江苏教育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于国宁;创新教育的意义和路径[N];江苏教育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于国宁;创新教育的意义和路径[N];江苏教育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利云;妇女权利平等保护的能力进路[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王英;中国社区老年教育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刘大伟;公用事业价格听证中消费者参与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4 余浩;基于互搏意愿的颠覆性产品创新管理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李丹;医院教学能力评价与管理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陈锟;营销能力对企业自主创新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7 卢蓉;企业战略采购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范兆兰;动态评估理论与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颜爱民;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及其核心员工评价与匹配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10 吴鑫德;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思维策略训练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耕野;文学写作真诚论批判[D];吉林大学;2009年
2 赵卫东;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杜鑫;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韩莹;我国硕士研究生能力培养的分析与对策[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李群;运用“同伴辅导”模式提高大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魏珍;高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杨德超;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元认知能力提高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颖;自考助学生英语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优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刘康文;机会与能力:治理农村贫困问题[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汤临峰;福建省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模式的构建机理及其模式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54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054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