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孤独与认知方式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孤独与认知方式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孤独现状及其与认知方式、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关系,为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情绪-社交孤独问卷(ESLI)、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镶嵌图形测验(EFT),对某综合性大学488名本科生进行调查评估。结果情绪孤立、社交孤立、情绪孤独和社交孤独较严重的大学生分别占35.7%,18.4%,10.9%和8.9%;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孤独各维度呈负相关;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以及母亲过干涉均与孤独各维度呈正相关;父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拒绝、否认对孤独总分有显著预测作用,父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过度保护,认知方式对社交孤立和孤独有显著预测作用,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过度干涉、保护对情绪孤独有显著预测作用,母亲拒绝、否认、情感温暖、理解,父亲过度保护,父母离异和性别对情绪孤立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孤独现况不容忽视,父母教养方式特别是父亲教养方式及大学生认知方式对大学生孤独产生显著影响。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幼系;中山大学预防医学研究所;
【关键词】: 孤独 认知 教育 精神卫生 回归分析 学生
【分类号】:G78;G645.5
【正文快照】: 大学时期作为一个由青少年向成人过渡的阶段,是个体发展出强烈而广泛的社会性和情感性需求的关键时期,更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孤独作为不容忽视的心理问题之一,在大学生中的发生状况如何,父母教养方式和认知风格是否对其产生重要影响,是本研究拟探讨的问题。1对象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晋;533名大学生孤独感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2期
2 朱佳隽;认知风格应用研究进展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教书育人;2005年29期
3 李维;从母子的依恋到父子的互动[J];当代青年研究;1998年06期
4 潘玉进;金笑笑;杨青影;王婕;陈显跃;;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孤独感的调查研究[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徐迎利;陈旭;李田伟;;大学生孤独感、社会支持与自信的关系[J];西北医学教育;2006年06期
6 邓丽芳;徐慊;郑日昌;;大学生气质类型、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7 蒋艳菊,李艺敏,李新旺;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特点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8 傅金芝,周文,李鹏,冯涛;云南大学生认知风格的比较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9 张雪琴;大学生孤独感的分析与调适[J];卫生职业教育;2005年18期
10 吉峰,周迁璋,张晋碚;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先伟;何成森;;自传体记忆与相关记忆的概念辨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段世江;王凤湘;;中国老年志愿者参与动机的质性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王龙;杨恒毅;;犯罪人性格特点在作案行为上的反映——犯罪行为标记[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4 何燕娜;;浅析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5 李小丽;;用激励理论看职业教育技能竞赛[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6 曹卫;廖建华;金博;;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研究——以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7 李春宁,杨彦;英语专业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苏强;;当前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白宝玉;龚霞光;赵林;;亲情诉求广告的作用机制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刘霞;肖潇;;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及对策的探讨[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蕴奇;陈春玲;;认知科学与空间地理信息系统[A];中国测绘学会九届四次理事会暨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路由喻放;;Flash网络广告中的设计心理学[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牟云峰;;感觉类形容词的词义演变——从自身感觉到认知世界[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郭坚明;杨波;;广州市城区成年居民经常性负性情绪调查研究[A];2010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5 平延勋;;高职大学生“习得性无助感”初探[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苏丹;赵宏_";;影响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心理因素及其分析[A];首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陈满铭;;三一理论与作文评改[A];走向科学大道的修辞学[C];2010年
8 潘婷;;目标化思维的两个尺度[A];《思维科学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黄敏;魏华;;记忆的多重存储模型与英语教学[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伍业光;;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在中国的应用[A];江苏民政医学2000论文资料汇编[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洪朋;优秀散打运动员知觉预测过程认知特征与神经机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王儒芳;当代情绪心理学视角下的中医七情理论与实践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于天琪;社会经济地位与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安春明;吉林省农村居民幸福感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简福平;不同孤独感农村留守儿童对亲情缺失信息的加工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郭瑜洁;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与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7 蒋志杰;中小尺度游憩地理环境认知与空间行为的交互作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卢海丹;小学生听觉时长处理机制及其与学业成绩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高兰香;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侯俊林;愤怒情志特质与神经递质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年晶;儿童忽视与社会行为、同伴接纳性的关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璐;乒乓球运动员决策过程认知加工特征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孙宝宏;规则变式三种习得和应用方式的迁移效果[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帆;三维立体画加工特点的眼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鹏欢;大连市初中生课外阅读状况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谢莲花;基于旅游者行为的南宁市入境旅游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刘耀庭;中学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胡信奎;道路交通标志中对称结构效应的工效学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9 罗静深;论间接故意的意欲要素[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李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现状与对策[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国荣;新生孤独心理及其调适[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2 骆光林,阮俊华,楼成礼,方志伟,祝国群;大学生孤独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99年03期
3 李传银,檀立,刘娅俐;大中专生孤独、抑郁比较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年01期
4 黄洁华;人本主义对孤独感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1期
5 孟晋;533名大学生孤独感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2期
6 谢斌;当代大学的紧迫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1年03期
7 孟育群;少年亲子关系诊断与调适的实验研究[J];教育研究;1997年11期
8 桑标;父母意识·育儿焦虑·先天气质──独生子女与亲子关系研究的新热点[J];当代青年研究;1998年02期
9 李维;从母子的依恋到父子的互动[J];当代青年研究;1998年06期
10 刘玉君;对山西几所高校大学生自信状况的调查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1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海;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翔;赵燕;;师范专科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02期
2 胡平建;刘子金;;大学生课余生活满意度与学校生活质量相关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9期
3 姚晓琳;刘洪;郭成;;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交自尊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11期
4 吕薇;;高职生依恋风格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07期
5 孙维平;胡韬;郭跃勤;周林海;;重庆市某小学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01期
6 孟秀红;何成森;邢超;陶芳标;;大学生自我和谐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5期
7 梁凤华;叶鉴伟;胡俊华;;大学生亲密关系经历与自我概念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2期
8 胡芳;马迎华;程爱李;何雪平;罗晓东;;高安市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家庭功能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4期
9 张玉婷;朱晓庆;王敏;张庆林;;西南地区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2期
10 白春玉;张迪;陈容;顾国家;;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孤独感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金凤;;有条不紊的班主任工作[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孙红梅;;儿童孤独感与同伴关系、社会行为及社交自我知觉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刘爱书;年晶;;儿童被忽视、心理韧性与孤独感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杨太金;;船员心理特征和航海职业教育中的应对策略[A];江苏省航海学会2004年优秀论文集[C];2004年
5 杨惠仙;;把握四个重点环节 做好班主任工作[A];科学发展与农村教育——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吴惠书;薛荣华;;缩小“数字鸿沟”与信息化建设[A];“数字鸿沟”与信息扶贫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7 林中梅;;论艺术体操的美育作用[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赵阿勐;刘宣文;;大学新生的移动电话使用对入学后孤独感的影响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黄国萍;;当代大学生人际价值观与孤独感的关系初探[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陈永红;段静;;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孟歌 王永群;精神卫生建设不容小视[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2 记者 高原;研究发现:父亲酗酒会“传染”给孩子[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3 记者 乌云斯琴;全面部署首都精神卫生发展战略刻不容缓[N];人民政协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王娇萍 本报通讯员 宋尹;精神卫生事业遭遇发展“瓶颈”[N];工人日报;2004年
5 记者 黄政邋通讯员 李勇波;泰国精神卫生专家访问我市[N];桂林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宋泽锦 通讯员 刘永红;精神卫生危机不可小视[N];湘声报;2010年
7 记者 谢靓;民革北京市委呼吁健全精神卫生防控体系[N];人民政协报;2010年
8 记者 魏峗 贾岩;精神卫生建设借鉴“上海经验”[N];医药经济报;2011年
9 记者 项铮;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引人注目[N];科技日报;2005年
10 北京友谊医院心理门诊副主任医师 柏晓利;了解你的“心病”[N];中国医药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么加利;走向复杂:教育视角的转换[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初玉霞;任务特点、认知风格对情绪与创造表现关系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简福平;不同孤独感农村留守儿童对亲情缺失信息的加工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王坤;我国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经济运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王胜利;教育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6 付全;信息量与认知风格对击剑运动员决策速度、准确性和稳定性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7 何小忠;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教育[D];苏州大学;2005年
8 高辉;几类常用非线性回归分析中最优模型的构建与SAS智能化实现[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年
9 蔡苔芬;教育与温馨家庭的营造[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孔祥田;经验、民主与生活[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邵豫;体育教学在学生德育培养中的价值以及渗透途径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思;我谈中国画教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晓;音乐学习的主要心理过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超;青少年压力知觉、孤独感和抑郁情绪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淑娟;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改善医科大学一年级学生孤独感的实效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6 黄海;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艺敏;河南省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8 张菊英;初中生情绪智力、友谊质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瑞;研究生学业拖延、应对方式和孤独感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10 黄师兰;审慎—冲动型认知风格对英语学习者口语表现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197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119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