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儿童分离焦虑及其干预
本文关键词:西方儿童分离焦虑及其干预
【摘要】:文章从分离焦虑的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影响因素等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系统阐述,分析了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及以精神分析为基础的家庭疗法,在缓解儿童分离焦虑症状中的有效作用,以期为后续研究及干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2008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儿童人格发展评价的家庭视角研究”的成果,批准文号HB08BJY005
【分类号】:B844.1
【正文快照】: 分离焦虑是儿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长期以来备受心理与教育学家的关注。国外学者进行的大量分离焦虑的研究,证实了分离焦虑对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若分离焦虑带来的压力处理不当,孩子将无法融入团体情境,对照顾者之外的其他人缺乏适当反应,亲社会行为缺乏等。研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文清;浅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J];江西教育;1980年01期
2 王启康;对冯特心理学体系的初步评价[J];心理学报;1980年02期
3 张世英;A.H.列昂节夫的科学活动[J];心理学报;1980年04期
4 赵承福;;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心理特点[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6期
5 罗志野;;开发青少年的智力[J];人民教育;1980年10期
6 左其沛;;试论少年期的心理特点——兼评教育工作中的简单化成人化倾向[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0期
7 钱曼君;;少年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和教育[J];天津教育;1980年02期
8 宋书文;意识的起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9 超常儿童追踪研究协作组;关于开展超常儿童心理发展的调查和追踪研究的一年总结[J];心理学报;1981年01期
10 朴永馨;特殊儿童及其心理发展[J];心理学报;198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馥;王贞琳;梁萍;;儿童绘画编码特点的发展过程[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缪榕楠;庄丽;;传统文化下的国人心理与心理咨询的本土化[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3 何昭红;;社会信息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4 李志;张旭东;;高校心理咨询的问题及对策思考[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5 诺敏;孙羿;;内蒙古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状况及对策[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6 罗永纲;李笑燃;;试论大学生的情绪障碍及其调适[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7 徐先金;;怎样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8 张小燕;;“情商”概念在德育中科学渗透的意义[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9 董学文;;试论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A];人学与现代化(三)——北京市人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李存荣;;探索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提高住院老人的生活质量[A];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三届老年保健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微;教育的出发点:心理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刘晴;抚顺一小学不再评选“三好生”[N];工人日报;2000年
3 郑言;家庭教育中看不见的灾难——心灵虐待[N];湖南科技报;2000年
4 杨利昆;家庭环境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N];山东科技报;2000年
5 杨志伟;家长应认真对待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N];深圳商报;2000年
6 冬林;提高教师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N];中华读书报;2000年
7 协和医科大学 杨霞;触觉敏感训练与情绪[N];中国妇女报;2001年
8 郑和钧 邓京华 李宇;《高中生心理学》[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高丈;学习共同体——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顾敦沂;令人敬仰的学者人生[N];中国教育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涂涛;汉字字源语境多媒体再现之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慧敏;《华师女大学生性心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谭静;高中生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徐元根;关于中学向量教学的若干思考[D];苏州大学;2001年
4 杨志亭;体育在人的早期社会化过程中作用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晓静;幼儿同伴冲突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高兵;电视暴力及媒介教育探究[D];暨南大学;2003年
7 王娜;大学生网络心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8 辛敏裕;关于学习第二语言的心理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9 王红姣;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及其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士江;学校心理辅导师资的专业化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152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152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