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评“星”想到的
本文关键词:从评“星”想到的
更多相关文章: 新课程改革 学生考试 老师 童年 学习生活 年纪 过早 激励方法 自由 教育理念
【摘要】:正已经是夜里十一点多了,十岁的女儿还在床上辗转反侧。我过去问她:"都这么晚了,你怎么还没睡着啊?"女儿回
【作者单位】:
【分类号】:G78
【正文快照】: 已经是夜里十一点多了,十岁的女儿还在床上辗转反侧。我过去问她:“都这么晚了,你怎么还没睡着啊?”女儿回答我:“明天期中考试,老师说谁要是考不上98分,就得不到星了。”我知道,女儿所说的“星”,是老师为了激励学生进步而采取的一种措施,要求学生考试必须达到相应的分数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居蕻;回忆爸爸[J];安徽教育;1980年01期
2 一峰;;当学生考试不及格的时候[J];人民教育;1982年04期
3 徐鹰;;中学政治课教学必须改革——如何改变中学政治课“高分”低能的状况[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3年04期
4 蔡波;同心小学语、数“过教材关”工作进入第三阶段[J];宁夏教育;1984年03期
5 周佩泉;;从考分看今年高考数学题的难度[J];人民教育;1984年11期
6 陈邦恒;;小学生应试心理的训练[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4年09期
7 严厚升;浅谈电子计算机在教学领域的应用[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85年Z1期
8 袁玉霞;纠错觅源[J];江西教育;1985年12期
9 米晋生;应提倡“高分高能”[J];煤炭高等教育;1985年01期
10 ;高考语文试卷分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亚琳;;实施不同教学法学生考试成绩比较[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一次医疗设备科学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张红;汤立群;黄小清;;基于INTERNET技术的基础力学无纸考试系统[A];世纪之交的力学教学——教学经验与教学改革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3 倪莉;李磊;刘楚芸;;通用考试系统的设计[A];全国第十四届计算机科学及其在仪器仪表中的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4 梁华东;周纯杰;;谈控制教学模式的作用[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成立70周年庆典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曹小勇;朱丽清;;让学生、教师、学校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共同成长[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年
6 周晓岚;;新世纪中学生自我教育简论[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7 ;分册前言[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8 刘岩华;;视力残疾学生心理辅导个案报告——系统脱敏治疗考试焦虑的尝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翟永军;;化学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教材编写的实践研究[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燕兴权;;试论课程改革中提高中学化学教师素质的途径[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郭力根 陈青峰;塑造美好灵魂的人[N];江西日报;2000年
2 王红;每天不忘吃早饭[N];辽宁日报;2000年
3 柳光敏;“泛滥经济”[N];深圳商报;2000年
4 ;完善教师教育体系 推进教师教育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辛丽娟;为了每一个孩子[N];吉林日报;2001年
6 ;教育要扬长避短[N];亚太经济时报;2001年
7 记者 徐梅;软式排球翅膀硬了[N];中国体育报;2001年
8 特约记者 李杰;信用档案为贫困大学生申请贷款作证[N];中国档案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赵显坤;教师要做新课程改革的热情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赵显坤;早起步 争主动[N];中国教育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毕华林;走向生本的教科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兰;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师知识结构及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薛国凤;冲突与和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荣伟;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改造[D];苏州大学;2006年
5 吕润美;新课程地理学习过程性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江;通用考试系统(GES)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2 郭晓春;中学生考试焦虑干预对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曹汉斌;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李宏宇;通用考试系统(GES)的设计与实现[D];西南石油学院;2002年
5 张学斌;应对新课程改革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刘兴华;试论中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7 江琦;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马延伟;新课程与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郭晓静;教师反思内容的应然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杨开伦;初中物理课堂探究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1584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158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