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大学生民族精神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本文关键词:民族地区大学生民族精神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中华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使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得以形成、凝聚和相互认同的精神力量。人们的民族精神状况是进一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前提和基础。为了深入认识和把握人们当前的民族精神状况,我们对生活在民族地区的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状况进行了调查,以期把握民族地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状况和特点,并提出进一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对策。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
【基金】: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主持的200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58LZD026
【分类号】:G751
【正文快照】: 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中华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正是使中华民族得于形成、凝聚与认同的精神力量。然而,在当今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的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蕾;吴鑫德;黎海燕;;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社会技能的关系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Z1期
2 董丹丹;卢桂兵;;大学生自信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内江科技;2011年06期
3 段荣;;论信息时代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J];考试周刊;2011年41期
4 倪晓莉;陈思路;常虹;;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网络依赖行为的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周春梅;;聋人大学生职业教育课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特殊教育;2011年Z1期
6 赵科;高长松;尹可丽;;大学生性态度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1年09期
7 宣玉梅;;当代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对策:“网络家长学校*”[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徐莹;李天华;邓婕;;民族高校大学生可雇佣性技能分析——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10期
9 胡毅丽;;大一新生自我导向学习准备度情况调查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10 赵秀;冀虹;;关于加强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莉;赵永红;;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自我归因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谢春艳;;民族地区大学生SCL-90评定分析[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3 毛荣建;;听障大学生的越轨行为现状及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陶宇;;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李磊琼;王敬群;;家庭背景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普丽春;;云南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胡雅梅;;聋人大学生身份认同的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陈诗达;;教育培训制度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因素分析[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9 陈国敏;;贯彻科学发展观,体现人文关怀,提高成人高校德育实效的思考[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田屹;周虹;王军武;;当前远程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实习生 张婷邋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 段素菊 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 伍芳辉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讲师 袁光亮;引导比实践更重要[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记者 赵正元邋实习生 李源;北京首届农民大学生毕业[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实习生 张婷;大学生家教面面观[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曾革楠;“大学生请保姆”拷问家庭教育误区[N];中国信息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王彦;拓展“村村大学生计划”培养方向[N];黑龙江日报;2006年
6 记者 白娟;大学生也要考导游[N];雅安日报;2005年
7 记者 黄俊华;黄州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N];湖北日报;2006年
8 王少坤 王君;远程教育圆了农民“大学梦”[N];秦皇岛日报;2006年
9 记者 周卫东 通讯员 袁环技 许红娟;全市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远程教育正式启动[N];黄冈日报;2008年
10 廉世民 本报记者 冯爱君;希望田野的新希望[N];黑龙江经济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雅梅;聋人大学生身份认同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卫一;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2 覃智;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价值观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3 许丽伟;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毕丹;大学生亲子冲突的一般特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曹微;大学生家庭道德教育的可行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宋欣欣;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与父母教养方式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汕头大学;2007年
7 张丽;大学生父亲教养方式的结构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D];河南大学;2009年
8 刘红;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9 乔昆;父母养育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因素影响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0 裴雅琦;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分析与对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607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160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