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含金”知多少
本文关键词:证书“含金”知多少
更多相关文章: 职业资格证书 提高劳动者素质 职业技能鉴定 再就业 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职工 人力资源 职业资格认证 许可证 山西省
【摘要】:职业资格证书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再就业,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对于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分类号】:C975
【正文快照】: 7月,“职业资格证书”无意间成了热词。我们不否认“职业资格证书”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再就业,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将继续发挥作用,但是对于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报载,山西省职业技能鉴定所四分之一形同虚设——鉴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飞;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实现‘四化’的迫切要求[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982年05期
2 钟林高;造就企业后备军的必由之路[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3期
3 么素芬;论节约时间规律与提高经济效益[J];宁夏社会科学;1984年02期
4 理夫;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提高劳动者素质[J];教育与职业;1985年02期
5 国世平;社会主义消费决策的理论依据[J];学术论坛;1985年06期
6 高光耀;发展教育事业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条件[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7 赵彪逵;有感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8 许经勇;影响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三个重要因素[J];浙江学刊;1987年03期
9 段文宝;试论人口社会系统工程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任务[J];人口学刊;1987年01期
10 ;提高认识 注重基础 办好初中[J];江苏教育;198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进仁;;如何发挥老龄科技群团人才优势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做贡献[A];充分利用老龄人才资源为科教兴国做贡献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99年
2 ;关于成立中国烟草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的决议[A];中国烟草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1997年年会文件和论文汇编[C];1997年
3 道尔吉;;内蒙古牲畜“种子工程”[A];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21世纪畜牧兽医生产和科学技术论坛会文集[C];1999年
4 余新;;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5 卢良恕;;树立面向21世纪农业科技发展的10个新观念[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6 荆世华;陈屏;;“科教兴村”的实践与探索[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年
7 ;普及科学技术 发展农村经济[A];科教兴村实践与探索——山西省农村教育改革百校评析[C];1997年
8 温晋芳;;教育——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奠基[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9 王益奋;;增强科技意识,加强科技期刊工作[A];科技期刊编辑研究文集(第三集)[C];1994年
10 袁国君;;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期刊价值标准的思考[A];科技期刊编辑研究文集(第四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田杰;职业中介有了规矩[N];工人日报;2000年
2 万建民 于晓蓉;劳动力市场将全面实行就业准入制度[N];经济日报;2000年
3 林一平;重视员工素质培训[N];中国农机化报;2000年
4 ;提高技能水平 增强就业能力[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5 翟慧文;提高劳动者素质应从哪些方面入手[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6 南开大学 苑涛;加入WTO与提高劳动者素质[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7 四川乐山市政协 宋德福 鲁一正;关键是提高劳动者素质[N];人民日报;2000年
8 秦鹰;职业资格证书制 不健全 人才成长立交桥 难畅通[N];人民政协报;2000年
9 本报实习生 曹普军 本报记者 叶小力;“就业准入”,带给我们什么[N];新华日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涂岳峰;工布江达县改革办学模式培养农村实用人才[N];西藏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玉玲;论中国工业化的主体和主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曹霞;哈尔滨市新型工业化科技支持能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榕兰;素质教育下的职业中学数学教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2 谢心灵;人力资本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3 邹汉林;实施人才战略与教育培养模式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鲍跃华;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功能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林金开;论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调整[D];湖南大学;2003年
6 刘宜红;人力资源开发与福建投资环境优化问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3年
7 张景榕;扩大中等职业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吕铁林;全国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农民素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曾繁相;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0 葛信勇;重庆市山区农村科教兴农问题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755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175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