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和谐社会建设和成人高等教育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简论和谐社会建设和成人高等教育的关系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和要求。而高等教育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本文从和谐社会构建的视角出发,深入阐述和谐社会建设与成人高等教育的互动关系,为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创新提供理论上的思考。
【作者单位】:
【分类号】:G724
【正文快照】: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更深层次发展,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然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为内涵的和谐社会越来越成为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和谐社会建设也逐步成为我国社会生活的中心话题。胡锦涛同志的一段讲话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内涵与基本特征作了具体概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建文;;成人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和评估体系研究[J];成人教育;2005年12期
2 董泽芳;张国强;;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和谐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慎之;经济转型期的个人收入分配扫描[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4期
2 曾国安,胡晶晶;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影响与调节政策选择[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萧琳,黄正泉;论人性化教育[J];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05期
4 蔡辰梅;徐萍;;制度下生存与教师的专业道德困境[J];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5 周建新 ,罗柳宁;试论多样性文化互动下的民族认同——以中国西南跨国民族地区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解红晖,李湘德;论竞争与合作[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7 廖湘阳,王战军;教育发展战略的分析框架:价值期待的冲突与整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09期
8 吴晓玲;“教学琐事”:一种珍贵的课程资源[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3期
9 李海青,赵玉洁;市民社会的利益冲突与调解:法律的平衡价值[J];探索;2005年05期
10 赵连华;;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J];石油教育;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姚俭建;财富与身份:华村准中产阶层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2 万明国;不完全市场经济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构[D];武汉大学;2004年
3 贺尊;教育信号的经济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张能全;刑事诉讼生态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张治海;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与基层政权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庞青山;大学学科结构与学科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成兵;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探索[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福强;认同理论视角下的个体组织化过程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2 孔祥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中的社会公正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3 赵瑜婷;论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过大的成因及解决对策[D];青岛大学;2007年
4 秦晓玲;社会排斥与自我内化[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5 李艳芳;国家形象在大国崛起中的战略作用及其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汪梦;国际环境法与国家主权理论的发展[D];河海大学;2007年
7 韩全芳;流动人口行为变异及其机制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振;人性化:当前中小学德育的应然走向[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谢媛媛;副学士学位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陈琴;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谐发展[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乐传永;全面质量管理: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新范式[J];成人教育;2004年03期
2 施德东;成人教育质量与评价指标体系[J];理论月刊;2004年02期
3 董泽芳;坚持科学发展观 促进高等教育合理分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董泽芳,李晓波;试析我国高等教育分流中的结构失衡问题[J];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5 曹汉斌;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研究的历史、现状与问题[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慧文;重大公共事件中社会保障的和谐稳定作用——以非典事件中社会保障的支持作用为实例[J];生产力研究;2005年07期
2 陈辉;老工业基地建设和谐发展社会的人事管理对策思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3 崔业俊;中国和谐社会建设对策研究[J];洛阳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刘发国;吴彬;陈园园;;对构建和谐三峡库区的思考[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张俊;;大同思想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意义[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石治安;;实践的肯定性及其意义[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王生铁;;加强孝文化研究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在湖北省孝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2005年年会暨孝文化研讨会上的讲话[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王续添;;和谐社会建设与民主政治发展之关系论析[J];教学与研究;2006年05期
9 常大惠;;关于舟山市民宗教意识现状问题的思考[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黄润柏;;社会控制体系的重构与壮族和谐社会建设——壮族和谐社会建设研究之一[J];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胡盛仪;;和谐社会建设与政府社会管理能力的提升[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赵学先;肖定宇;;以“两个共同”为指导 促进陇川和谐社会建设[A];“两个共同”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饶晟来;;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模式创新[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赵涛;;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5 张德祥;;论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A];建设和谐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6 杨德广;;构建和谐社会与高等学校的使命[A];建设和谐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德生;试论孔子思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为峰;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民工现象”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张敏;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互动关系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冰;深化改革与和谐社会建设[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261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226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