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学校的文化选择
本文关键词: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学校的文化选择
【摘要】:文化多元是当下的社会现实,也是教育的理想和追求目标。然而许多民族学校文化中却是单一文化一统天下,具体表现在课堂、课程和校园文化层面。对民族学校固有的民族文化现象关注不够,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度降低,妨害了民族文化的传承。本文以文化学为视角,运用文献、反思和建构等方法,对民族学校的文化进行重新选择,认为只有从学校文化的课堂、课程和校园等层面整体入手,才能实现民族学校的文化多元化选择。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G759.2
【正文快照】: 有论者认为,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着两种根本变革:一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轨;二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1]并认为,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如何处理好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一种文化教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孟凡丽;我国民族教育课程研究:回顾与前瞻[J];贵州民族研究;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久奎;胡剑;;试述后现代知识观视野下的新课程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施栺;;欧洲中世纪大学与中国宋代书院[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关海宽;闫丽娟;;农村教育对扩大农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影响地位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4 程改荣;;建立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测预警机制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黄翠芳;;浅谈选择课程内容的原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6 岳振国;;论民族院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邓卫华;蒋勇;;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法在数据库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24期
8 董根明;;能力为本,通识为基,人文为魂——人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探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曲佳;何朝峰;;建构主义视野下的缄默知识探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10 马戎;试论语言社会学在社会变迁和族群关系研究中的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成人教育研究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吴晓玲;刘中猛;;论教学的彻底性:一种再建构的历史视角[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蔡剑兴;;试析斯宾塞的科学知识价值观与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段芳;;中日近代第一部学制比较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5 胡建川;;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展望[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6 奚建华;唐雪梅;;试论体育隐蔽课程的主要载体[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年
7 程龙梅;;构筑德育对话课堂:增强学生德育主体性的有效途径[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8 彭淑颖;谢元态;汪世君;;现阶段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公平性分析[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朱志平;;对新世纪汉语教材的思考——从加拿大中学汉语教材编写所想到的[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10 刘玉彬;张树安;宋敏;李晓梅;;民族高校多层次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向永;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7 韩明华;基于情境分析的集群企业知识转移机理与模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8 方明;缄默知识面面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10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华梁;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与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索妤;小学教师个人隐性知识管理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星;城市初中初任教师实践性知识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高学明;预备数学教师与在职数学教师关于概率学科知识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胡滨;基于ASP的家教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帅敏;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余晓菊;Web2.0环境下的研究生个人知识管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蓁;基于活动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徐尚朝;中小学教师在线专业发展平台分析及框架设计[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启明;试论民族教育课程改革[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2 朴泰洙,金永林;民族教育的文化选择及其重要性[J];教育评论;1998年04期
3 王锡宏;论少数民族教育双重性[J];民族研究;1999年03期
4 崔允o7;新课程“新”在何处?──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09期
5 杨爱程;;西北多民族杂居地区课程设计初探[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3年04期
6 化得元;少数民族基础教育课程设置问题及改革策略[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7 巴登尼玛;;民族儿童生活空间与义务教育课程[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N];中国教育报;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杰;;石门民族学校的办学方向[J];生活教育;2010年04期
2 ;“朝小”风姿[J];辽宁教育;2006年06期
3 才让措;万玛措;;青海民族地区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董福生;;民族学校校本资源库特色建设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20期
5 ;全国民族学校汉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在新疆财经学院召开[J];新疆财经;1996年06期
6 周浩波;加强民族学校管理 推进少数民族素质教育[J];中国民族教育;2002年01期
7 杨承红;民族学校实施双语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柴达木开发研究;1994年05期
8 李斗石;大力加强双语教学 努力培养双语兼通人才[J];中国民族教育;2004年02期
9 黄妙轩;对我区民族学校汉语教学现状及若干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教育;2005年01期
10 祖国峰;;黑龙江省民族人力资本发展对策[J];北方经贸;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静;;少数民族学校教师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石——有效课堂[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改革开放30年全省民族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黑龙江省民族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洪福子;;依托科研,创办朝鲜族特色学校[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4 高春梅;杜彦杰;;新时期民族中学传承民族文化传统的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5 张学敏;冯太学;;我国民族教育经济研究的回顾与反思[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予波;;关于青南三州民族教育发展的调查与思考[A];探索 创新 求实——青海省“十一五”时期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汇编(下)[C];2011年
7 王国勇;刘洋;;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民族教育发展[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袁春艳;;我国新农村建设下的民族教育立法思考[A];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9 董建民;;改革开放30年民族工作谱新篇[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黑龙江省民族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开创大庆民族工作新局面[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黑龙江省民族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银 魏红生;华业爱心建成新校园[N];广元日报;2009年
2 赵晓云 李防修;大院民族学校五措施强素质教育[N];广元日报;2009年
3 韦明海 杨永邓;民族学校高歌猛进[N];北海日报;2009年
4 记者 王飞;要加大民族学校建设力度[N];商丘日报;2010年
5 通讯员 李莎莎;长江源村民族学校移民学生住上新宿舍[N];青海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肖静芳 通讯员 吴长权 刘太伟;沈阳民族学校:传承精神熠熠生光[N];中国民族报;2011年
7 记者 马晓莉;我市将全面提高民族学校教育水平和质量[N];呼和浩特日报(汉);2011年
8 记者 方铎;埃及阿语专家将执教州民族学校[N];民族日报;2011年
9 记者 刘宏章;阿拉善左旗: 民族学校投入比其它学校翻番[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10 通讯员 黄维 记者 童曙泉;民族电影进60所民族学校展映[N];北京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白红梅;文化传承与教育视野中的蒙古族那达慕[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2 石翠红;蒙古族学校教育中“避蒙趋汉”现象生成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徐莉;民族村落中的教师[D];西南大学;2006年
4 张爱琴;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模式与功能[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邓红;乡村少数民族儿童的学校生活:甘肃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的田野考察[D];兰州大学;2011年
7 陶格斯;文化差异与民族学生学业质量[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魏国敏;中国民族高等教育财政支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9 申春善;文化选择与民族文化课程建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明;塔城地区哈萨克族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调查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韩涵;当代家纺设计之消费审美表现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张学东;甘肃省定西市香泉民族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艾尔肯·努拉合曼;论哈萨克民族文化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作用及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钟丽芳;民族学校的学校文化透视[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婷;西双版纳多民族学校中不同民族学生发展状况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于影丽;多元文化背景中的公民教育课程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8 关欣;社会文化变迁与教育选择[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海朝辉;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民族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海乐;广西民族中小学校长培训机制探讨[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3060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306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