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大学继续教育的定位与思考
本文关键词:研究型大学继续教育的定位与思考 出处:《继续教育研究》2009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研究型大学 继续教育 定位 经济社会发展 人才培养 知识创新 核心竞争力 普通高校 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模式
【摘要】:21世纪,知识创新已成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最具革命性的推动力量。研究型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开展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方面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彰显自身的特色,为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分类号】:G724
【正文快照】: 一、研究型大学的内涵研究型大学发源于德国,19世纪初,以洪堡为代表的德国柏林大学的创办者们提出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学术自由的办学理念,奠定了研究型大学的思想基础。19世纪后半叶,这一办学理念引进美国,187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建立成为美国研究型大学发端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念红;继续教育在研究型大学中的定位和作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4期
2 邓周平,杨福章;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培养定位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03期
3 毛勇,王丽恩,张阳;关于国内重点高校创建研究型大学的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2年06期
4 丁培卫;刘全芬;;关于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战略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黄金柱;;关于对继续教育创新的思考[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6 赵立涛,黄胜;关于研究型大学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年03期
7 贾永堂,沈红;世界研究型大学形成与发展的特点及其对我国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启示[J];科技导报;2003年09期
8 侯光明,晋琳琳,黄莉;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的阶段回顾与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03期
9 张国有;;研究型大学差异性优势的基础:效能模式和运行体系[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10 赵天益;充分认识继续教育的战略意义[J];新疆农垦科技;199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立涛;黄胜;;关于研究型大学的思考[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2 肖德印;杨林耀;;关于继续教育的概念[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年
3 宋丽泳;;近年来我馆开展继续教育情况浅析[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4 高睿;;浅谈中国的继续教育[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5 阚敏;;浅议高校院系资料人员的继续教育[A];文献·信息·网络——福建省社科信息学会十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0年
6 张学军;王广琦;;强化继续教育 促进自我发展[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年
7 才巨金;戴玲;;不断创新 实现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李晓宇;;如何加强不同层次人员继续教育的管理[A];第五届中韩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9 欧阳梅;牛和平;;浅谈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员的继续教育[A];2003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年会、“安全健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专题交流会、全国第三次安全科学技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李朝明;兰永树;傅家庆;;加强放射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提高业务水平[A];2003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段宝岩;关于研究型大学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5年
2 记者 吴长锋;4亿元助中科大建一流研究型大学[N];科技日报;2009年
3 陆琦;“建设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数学的作用不能低估”[N];科学时报;2009年
4 中山大学 黄瑞敏;研究型大学应引入团队激励机制[N];深圳特区报;2009年
5 华南理工大学校长 李元元;学术发展是推进研究型大学建设的主线[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姚化成 郭金明 任晶惠;大工迈进研究型大学之门[N];辽宁日报;2004年
7 谭新政;“号脉”研究型大学[N];解放日报;2003年
8 孙惠芳;作秀的继续教育何时休[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9 特约记者夏继明、记者朱伟光;重视继续教育[N];光明日报;2000年
10 皓月;“继续教育”网上行[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正;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叶們;地方高校定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殷朝晖;论国家科研体制建设与研究型大学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邹晓东;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王雁;创业型大学:美国研究型大学模式变革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夏玉凤;pf40基因产物的亚细胞定位以及其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李信;GIS局部放电特高频检测技术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8 程养春;发电机定子绝缘局部放电非接触式在线监测方法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9 罗之仁;我国民族保险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崔宗强;活细胞内脊髓灰质炎病毒正链RNA可视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病毒研究所);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菁;我国研究型大学内部管理模式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2 黄惠;探究研究型大学的教学[D];河海大学;2005年
3 王琳;我国研究型大学的组织结构变革[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4 刘湘宁;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目标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5 宋洁绚;我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江寿国;环境艺术设计在继续教育中的发展探讨[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7 连城;研究型大学周边地区空间规划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刘双云;中美研究型大学学术组织机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彭正明;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德育模式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高昀;论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规划[D];湖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161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316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