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化家庭影响因素的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化家庭影响因素的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 出处:《教育与职业》2009年2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文章用问卷法对1008名河北省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随父母长大的大学生在政治情感、个人道德认知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不随父母长大的大学生则在政治行为、政治信念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兄弟姐妹少的大学生在学习适应、能力和知识的社会化方面表现出优越性,而有兄弟姐妹2人的大学生比其他情况的大学生在政治行为、政治社会化总分、道德社会化总分、自信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父亲文化程度对大学生的政治、道德、能力和知识的社会化方面有影响,而母亲的文化程度主要影响大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知识的社会化进程。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资助经费青年专项课题“河北省大学生社会化教育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08020110)
【分类号】:G78;G645.5
【正文快照】: 一、前言与国外青年社会化研究相比,我国的青年社会化研究起步较晚,始于19世纪80年代初。辛立洲、林兆山、凌韦等国内学者相继出版了有关大学生社会化的社会学角度的研究成果,他们主要从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角度介绍了大学生群体的特征,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内容、特征和影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锋;;转型期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理论思考[J];前沿;2006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一壮,何嫣;莱斯特·布朗生态经济理论述评[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杨锋;校园电视与高校德育[J];保山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3 赵燕平;青年角色社会化过程中的接受方式与养成途径探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年02期
4 吴艳希;从“新新人类”的流行语看其群体特征[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年02期
5 周贺;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对象性前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郑洁,税伟;论大学生社会化的发展阶段及主要内容[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陈华;青年文化:青年社会化的新视角[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张孟杰;;群体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徐国强,王晨燕;大学生价值观调查分析及教育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6期
10 陈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着眼于大学生的需要[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涛;美、日百年动画形象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成义;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陈晓钢;论网络时尚对青年人生观的影响及其对策[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李蕾;部分高校在读硕士生体育消费行为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小红;新世纪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秀清;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文化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温艳玲;中学生公民道德观发展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马立;计算机黑客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D];苏州大学;2002年
8 杨建义;跨文化交流中的青年文化心理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萍;论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陈志华;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廖济忠;试论大学毕业生的心理社会化问题[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鲁红艳;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作用[J];江汉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3 毛晋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与心理健康[J];大学教育科学;2004年03期
4 石凤妍;论个体心理—社会心理的互动与心理的社会化[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弓丽娜;现代社会青年文化反哺的新趋势[J];当代青年研究;2004年02期
6 王东莉,马建青;人文关怀——学校心理咨询的核心理念[J];当代青年研究;2005年05期
7 易法建;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社会化的研究[J];青年研究;1998年12期
8 李期,寇延;走近“边缘人”——当代中国大学生过度社会化现象分析[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静;;论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J];青年科学;2010年01期
2 梁文道;;老校长高锟[J];可乐;2010年01期
3 崔修建;;成为一粒红绿豆[J];可乐;2010年01期
4 张扬;;周倍良:谱写绚丽的青春之歌[J];初中生之友;2010年Z2期
5 ;声音[J];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10年01期
6 王能光;;来自长江大学救人英雄陈及时母校的稿件——话题作文“值”写作导练[J];美文(下半月);2010年01期
7 苏文魁;黄丽芹;;家庭因素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01期
8 张晴;;项目管理在大学生学业中的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03期
9 曹建琴;;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及教育干预方法[J];当代医学;2010年01期
10 郑汉印;;公民意识教育:大学生德育的关键[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爽;王宝珍;周伟红;刘松艳;;大学化学学习兴趣实践分析与探讨[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刘松艳;王宝珍;王志才;张雷;;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孟秀玲;窦琴;;大学生英语习作评改新模式——自我评估与同伴互评[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4 吴丹;金成珠;;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5 林斐;;自我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范式[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10年
6 谭文梅;;浅议民办学校教师心态[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7 胥伟;;浅谈语文阅读教学的拓展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8 任术杰;;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方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9 陈潜;陈菁;雷国揃;;控制校园网不良信息源头的高校思政工作之路[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10年
10 陈水德;;构建高校网络德育体系的研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炳珑;军休工作,社会化发展的困境与路径[N];中国社会报;2010年
2 特派记者 黄晓华;保障和促进我国女大学生就业[N];海南日报;2010年
3 汪多刚 本报记者 郭铭华;防灾减灾规范化社会化 筑起一道保民生安全阀[N];黑龙江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杨沫;为解除患者亲属“陪侍累”找“药方”[N];太原日报;2010年
5 记者 乔欣;单霁翔委员:博物馆应设立职业资格认证制度[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记者 杨宇晗;市体育总会召开第四届委员会议[N];咸阳日报;2010年
7 高凤 田宇欣;桥市农机局大力推广冷棚育秧[N];营口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赵铮;福利院老人的好闺女[N];中国社会报;2010年
9 记者 朱勤;大连民营养老院撑起半边天[N];辽宁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赵家新 通讯员 张杰 许星;让“千里眼”更加犀利[N];人民公安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长贵;大学生神经症环境因素与COMT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马莹华;大学生抑郁症的认知加工脑机制及干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董美英;教育机会均等视阈下重点高校大学生来源的历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彭杜宏;基于问题解决的大学生团队学习认知互动分析[D];苏州大学;2009年
6 高冬梅;引发怒情志反应的始发因素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巫文胜;大学生外语口语焦虑自我图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娜;社会分层视野中的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9 李强;论资本主义财产关系的社会化发展[D];南开大学;2009年
10 李恂;不同特征人群吸烟相关行为及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桂芳;基于人工智能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2 罗欣;论非智力因素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3 肖晓芬;高校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4 孙西凌;加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研究[D];贵州大学;2010年
5 张钧;当代中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民主理念状况研究[D];贵州大学;2010年
6 江燕;大学英语教学中幽默运用的效果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赵晓红;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研究[D];贵州大学;2010年
8 刘文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思想研究[D];贵州大学;2010年
9 徐剑;基于一卡通数据的消费行为与成绩的关联性研究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10 谢彦;高校辅导员队伍激励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176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317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