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云南回族妇女教育的传统与现代

发布时间:2018-01-11 02:00

  本文关键词:云南回族妇女教育的传统与现代 出处:《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回族女性 伊斯兰教 宗教教育 传统教育 现代教育


【摘要】: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一个民族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一个民族受教育的程度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作为肩负人类延续和培养后代重任的女性教育更是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信仰伊斯兰教的云南回族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回族女性教育观以其独有的特质,在伊斯兰宗教教育和现代科学教育的并驾齐驱下,彰显出巨大的生命力,使经受双重教育的回族女性具有了自身强烈的民族个性和应对社会竞争的技能,云南回族妇女教育观念的双重性带来了她们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特征。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a nation directly affects the degree of educ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cultural quality of a nation. As the important task of continuing and cultivating future generations, the female education is highly valued by the whole society. The Hui people in Yunnan who believe in Islam also face such a problem. The female education concept of Hui nationality has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Islamic religious education and modern science education, it shows great vitality and makes Hui women who have undergone double education have their own strong national personality and skills to cope with social competition. The duality of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Yunnan Hui women brings them different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from other nationalities.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分类号】:G776
【正文快照】: 回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之一,云南省是我国回族人口分布的主要省份,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回族有643238人,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回族人口中排行第6位,在云南少数民族中排行第8位,回族特殊的经济现象和文化现象一直是学者们研究和讨论的话题。云南的回族从历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婷;回族历史上的五次移民潮及其对回族族群的影响[J];回族研究;2004年02期

2 李兴华;纳古镇伊斯兰教研究[J];回族研究;2005年04期

3 马志丽;丁耀全;;民族宗教学视野下伊斯兰教的民族性与回族的宗教性[J];回族研究;2012年02期

4 许宪隆;哈正利;;晚清留日回族学生与辛亥革命——基于“留东清真教育会”会员史迹的考察[J];民族研究;2011年04期

5 桂榕;;传统的继承与重构:巍山回族圣纪节的当代变迁[J];民族研究;2012年02期

6 马雪峰;;昆明穆斯林社群:1274~2000[J];西北民族研究;2012年01期

7 姚继德;;回儒对话:云南伊斯兰学派个案的历史考察[J];思想战线;2006年05期

8 马燕坤;;试论国家行为在回族社区形成中的作用——以云南昭通为例[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姚继德;;“回耶”对话的一次实践——马德新《据理质证》及其文明对话观[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桂榕;;张力与调适:回族的国家认同及其历史反思——基于云南案例的研究[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马寿荣;;都市回族社区的文化变迁——以昆明市顺城街回族社区为例[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李影晗;;清真饮食文化的发展与现状[A];中国回商文化(第二辑)[C];2009年

3 马经;;云南清真食品产业发展管见[A];中国回商文化(第二辑)[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马小华;当前清真寺与回族乡村社会之间关系的实地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张嵘;传统 创新与发展[D];兰州大学;2011年

3 黄丽;湖南维吾尔族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调适[D];兰州大学;2008年

4 路宪民;社会文化变迁中的西部民族关系[D];兰州大学;2008年

5 兰文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现代建构的双重文化进路[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马志丽;传统与现代——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桂榕;历史·文化·现实:回族的国家认同[D];云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姚魏阳;渭南回族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马锦丹;中国明清及近代回族家谱研究[D];北方民族大学;2008年

3 马佳;山东青州回族文化变迁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4 陶萌萌;北京回族服饰文化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5 卢沛;霍达悲剧意识探源[D];河北大学;2008年

6 马锦;云南回族法律意识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周鑫;云南商帮及其在云南与东南亚交往中的地位和作用[D];云南大学;2010年

8 黄晴;云南纳古回族聚居区手工业的生产与交换[D];云南大学;2012年

9 马波;西南地区伊斯兰教的本土化现象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艺;;云南回族妇女教育的传统与现代[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雷兵;;景颇族教育传统的历史演进[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我国教育与宗教关系简述[J];湖北社会科学;1991年07期

4 崔允o7;;对教育历史的“复原”与“革新”[J];教育评论;1989年05期

5 刘嘉秀;;教育功能论与教育本质论辨析[J];理论建设;1992年02期

6 黎万江;英国学校德育述评——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比较研究之三[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4年Z1期

7 李怀宇;景颇族宗教教育概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8 任珂;;对信仰教育的再认识[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年07期

9 郑东升;;宗教教育与20世纪中国文化现代化[J];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10 郑东升;;宗教教育与20世纪中国文化现代化[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晓文;李锦;;四川民族教育的传统性与现代性问题[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关于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的通知(含方案)[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二卷)[C];1993年

3 朱翠涛;陈少平;陈亚光;;教学实践环节的改革[A];全国光学、光电和电子类专业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专集[C];2002年

4 王建军;;论中国现代教育的产生与确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黄月华;;从“减负”思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窦桂双;;创新型教师刍议[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7 芦平生;;西北地区城镇回族女性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研究[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王舟;;蕴藏德育力量的日本中小学宗教教育[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广有;;传统教育历史教育非讲不行[A];三晋文化研究会十年文存[C];1999年

10 张元庆;;傣族传统教育的作用和影响[A];民族学研究第十辑——中国民族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段明天 周少诚;全国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在渝成立[N];人民政协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钟伟;网络教育不是传统教育的翻版[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娄雪邋何衍贵;地税稽查分局商山敬老院接受传统教育[N];商洛日报;2007年

4 王俊 晓燕;传统教育该不该成为必修课?[N];工人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徐德明;文化传承的载体 传统教育的契机[N];天津教育报;2009年

6 秦国柱;网络教育能否取代传统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记者  刘恒 通讯员  李华;重庆联通强化荣辱观传统教育[N];人民邮电;2006年

8 记者 孙炳祥;军区将开展“用好历史荣誉资源,深化光荣传统教育”活动[N];战士报;2008年

9 陈泽华 邹列军;充分挖掘利用历史资源加强传统教育[N];战士报;2008年

10 傅丽蓉;我市纵深推进红色传统教育[N];巴中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骆桂花;甘青宁回族女性传统社会与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2 王晴;从“教化”到“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邓小泉;中国传统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历史变迁[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帕林达;临夏的清真寺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李泽清;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特性探析[D];东北大学;2010年

6 许庆如;变革与传承:近代山东乡村教育研究(1901-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滕志妍;世俗时代的宗教与学校教育关系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许宏;巴布宗教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马进虎;多元文明聚落中的河湟回民社会交往特点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10 敏敬;文明的多维交往[D];西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明生;美国犹太传统教育历史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万可;试论早期犹太教教育的特点[D];山东大学;2005年

3 徐子敏;西藏寺院宗教教育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00年

4 李辉;试论德国现代宗教教育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5 黄乃祝;我国中学生全面发展的激励探讨[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朱浩;远程教育中的师生关系较之传统教育的转变[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杨磊;新疆地方立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D];新疆财经大学;2007年

8 缑文学;保安族宗教信仰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颖;民族教育选择的张力[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傅克俭;湘西苗族儿童社会化之特点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076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4076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8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