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成人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
本文选题:成人高等教育 切入点:成人通识教育 出处:《中国成人教育》2003年03期
[Abstract]:......
【分类号】:G7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广伟;;成人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J];科技资讯;2007年33期
2 王冀生;通识为本 专识为末[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03期
3 李曼丽,杨莉,孙海涛;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四所院校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4 王定华;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1997年06期
5 张立华,弭晓英;浅论成人高等教育中的素质教育[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李斌;论民政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成人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年02期
8 鲁洁;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J];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9 赴美国、加拿大通识教育考察团;美国、加拿大高等学校的通识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03年03期
10 沈壮海;通识教育视野中的学校德育[J];思想.理论.教育;2002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乐群;沈建华;王燕飞;蒋坤;岳伟甲;;我院通识教育的实践与思考[A];武汉(南方九省)电工理论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河南省电工技术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Ki-Su Lee;;教育改革和通识教育:超越全球化,走向创新和交流(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变革时代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责任与未来”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3 张燕;;台湾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谢炜洪;;中职校要开展通识教育[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王京章;陈文武;;关于成人高等教育生存与发展的思考[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6 李荣;;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管理制度的设计[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7 任志宏;;新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8 ;谈谈我校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几点做法[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9 常永吉;谢跃春;;浅谈如何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质量[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郝英;张晓姿;;成人高等教育应加强高层次培训[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常梧 整理;中国通识教育的务实之道[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2 湖北经济学院 邓东;通识教育对艺术人才培养的作用[N];光明日报;2009年
3 ;通识教育与中国大学的文化自觉[N];文汇报;2009年
4 记者 丰捷;通识教育,教师“通”学生才能“通”[N];光明日报;2009年
5 记者 朱振国;教育部刘曙雄:通识教育不是通才教育[N];光明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褚国飞;秉承自由探索的精神 提供有益世界的教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记者 沈祖芸 杨晨光 唐景莉;通识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记者 徐佳 实习生 伊永卉;通识和专识:教育改革博弈[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9 刘东 演讲;通识、通才、通人[N];经济观察报;2011年
10 陈洁;莫让通识教育缺席(中)[N];大众科技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谢世杰;香港新高中推行通识教育科之前瞻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余小波;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赵立波;人文发展与通识教育问题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5 张东海;全人教育思潮与高等教育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沈文钦;近代英国博雅教育及其古典渊源[D];北京大学;2008年
7 庄绍文;义务工作的教育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戴联荣;大学生态:文化人格共生和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韩延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德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计与评价体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皮凤英;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趋势研究——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谷建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春春;中国大学通识教育探索[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于汝霜;自由教育向通识教育的演变[D];汕头大学;2010年
6 王添淼;从学术讲座视角探索大学通识教育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余宇;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石美萍;实施通识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杨伟娜;高校通识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10 李定国;美国高校通识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08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708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