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中心学校”在“随班就读”师资培训中的功能研究
本文选题:特教中心 + 成为 ; 参考:《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10期
【摘要】:本文就“特教中心学校”,如何成为“随班就读”师资培训基地这一问题,从当前“随班就读”师资培训的现状、认识、网络、教材,四个方面进行了清晰、明确地分析。并根据“随班就读”师资培训的现实情况,从培训的网络、教材、形式和方法上,做了比较具体和实际的论述。为“特教中心学校”,成为“随班就读”师资培训基地,总结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创建了典型的范例。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makes a clear and clear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understanding, network, teaching materials and four aspects of the teacher training base of "Special Education Center School". According to the reality of teacher train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twork, teaching material, form and method of training. For "special education center school", it becomes the teacher training base of "studying in the same class", summarizes the more mature experience, and creates the typical example.
【作者单位】: 山东省胶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 山东省胶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
【分类号】:G7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甘昭良;福建省特殊教育师资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4期
2 申仁洪;全纳性学习环境的生态化建构[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扬,肖非;试论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中的几个争议问题[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2 王辉;高师特殊教育专业“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11期
3 王辉;;中国特殊儿童义务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调查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10期
4 宋铭;许家成;;特殊教育领域的教师职业压力问题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年12期
5 陈云英;全纳教育的元型[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2期
6 华国栋;加强教育研究 促进随班就读发展[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5期
7 朱佳妮,姚莉萍,陈超翰;随班就读轻度智力落后学生学校范围内社会支持现状的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5期
8 吴春艳;转变观念——实施全纳教育的前提[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4期
9 申仁洪;;论随班就读的家庭支持[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钟玲;美国IDEA的演进与我国特殊教育立法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2 仝晓绯;湖南省特殊教育历史回顾与发展对策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齐碧痕;上海市辅读学校教师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邬平川;残疾儿童随班就读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曾雅茹;特教教师职业素质的调查与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2 邓岳敏;中美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之比较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甘昭良;对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必备知识技能掌握水平的调查研究[J];教育探索;2004年04期
4 甘昭良;特殊学校教师对知识技能重要性态度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4期
5 赵斌;重庆市盲校与聋校师资情况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岩华;谈低视儿童随班就读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北京教育;1994年Z2期
2 陈云英,陈海平,彭霞光;教师对弱智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1994年02期
3 黄燕平;普小随班就读聋幼儿毕业成绩对照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1994年02期
4 华国栋,沈云裳,,钱丽霞;安徽省残儿随班就读项目工作经验和建议[J];中国特殊教育;1994年03期
5 叶立言;杜木桥乡聋童随班就读前期工作的调查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1994年03期
6 朱兴南,陈云英,孙绍邦,李厚华,苏俊山;弱智儿童随班就读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特殊教育;1994年04期
7 崔玮兰;聋校学生去普小随班就读实验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1994年04期
8 钱丽霞;唇读与听残儿童随班就读─—部分地区听残儿童随班就读调查有感[J];中国特殊教育;1994年04期
9 邬平川;大力开展盲童随班就读工作[J];安徽教育;1994年12期
10 洪生茂,申立印,苏静;随班就读农村弱智教育的好形式[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学富;;我校是怎样抓好随班就读工作的[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2 杨芮;;精心培育随班就读生[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3 周海霞;;齐心协力共同促进随班就读智力落后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付莉;;创造条件 回归主流——浅谈随班就读聋儿的幼小衔接[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繁;宋丽萍;;浅谈在体育教育专业中开设特殊体育课程的必然性和可行性[A];残疾人体育研究——首届全国残疾人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选编[C];2004年
6 姜月;陈国鹏;骆大森;蒋晓鸣;;轻度弱智儿童的认知缺陷探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卿素兰;罗杰;;农村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学校支持系统与评价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沈克俭;季春萍;;浅谈“智残”学生随班就读中的一些做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9 李学富;;我校是怎样抓好随班就读工作的[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杨芮;;精心培育随班就读生[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市报道组 张德良 通讯员 郭亚萍;萧山探索智残特教新模式[N];浙江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杨彬;随班就读——中国盲童的福音[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记者 赵正元;北京提出“十五”特殊教育发展新目标[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 李天顺;努力开创特殊教育新局面[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河北省残疾人教育实施办法[N];河北经济日报;2001年
6 郭亚萍;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人[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融合教育在中国[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赵琳;贫困地区学前班一体化教育的尝试与思考[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9 羽田整理 张萌 张e
本文编号:19769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976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