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适应问题研究
本文选题:离异家庭 + 青少年 ; 参考:《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摘要】:采用自编的《青少年适应问卷》调查了114名离异家庭子女的个体适应与社会适应状况,结果表明:不同家庭类型子女的社会适应以及个体适应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亲子关系能显著地预测离异家庭子女的个体适应,而应对效能感在应对方式与个体适应之间起着明显的中介作用。社会、学校和家庭应转变观念,重新审视夫妻离异现象,积极关心离异家庭子女,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加强专业性的干预机制。
[Abstract]:The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for Adolescent adaptation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ndividual adaptation and social adaptation of 114 children from divorced famil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ocial adaptation and individual adaptation among children of different family types.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can significantly predict the individual adaptation of children from divorced families, while coping efficacy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mediating between coping style and individual adaptation. Society, school and family should change their concepts, re-examine the phenomenon of divorce, actively care about the children of divorced families, establish harmonious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nd strengthen professional intervention mechanism.
【作者单位】:
【分类号】:G78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辛自强;马君雪;耿柳娜;;青少年无望感与生活事件、控制信念和社会支持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春雷;大、中学生价值观与抑郁的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江华;谈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J];教育艺术;2004年03期
2 王斌;张显霞;;对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辽宁教育;2010年11期
3 卢文洁;离异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若干探讨[J];龙岩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4 段冬梅;于秀芳;;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特点及其对策——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J];父母必读;1992年09期
5 王永丽;俞国良;;离异家庭子女适应的中介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10年05期
6 王永丽;;父母离异对其子女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世界教育信息;2007年05期
7 徐欣欣;;离异家庭子女教育现状的分析及对策[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8 吴勇,曾雅娟;谈谈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缺失[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9 陈晓燕;;论离异家庭子女的健全人格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22期
10 张慧贤;;“三岁养成的习惯六十岁也改不了”——文明礼貌的朝鲜青少年[J];父母必读;198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邓林园;方晓义;万晶晶;李一飞;;青少年父母监控现状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陈文凤;;五种亲子沟通话题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孙浩哲;;第十一讲 单亲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5——辽海讲坛·第三辑(家教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本报记者 王s,
本文编号:19784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978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