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欠发达地区远程学习者学习需要与动机的分析研究
本文选题:学习需要 + 学习动机 ; 参考:《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5期
【摘要】:远程开放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学习者学习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因此,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与动机怎样,必定会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而不同。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实证,了解经济欠发达地区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与动机的总体趋向,提出远程开放教育在对待学习者学习需要与动机时,必须思考的几个问题。
[Abstract]:A remarkable feature of distance open education is the diversity and individuation of learners' learning. Therefore, learners' learning needs and motivation must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from time to time, from place to plac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find out the general trend of the learners' learning needs and motivations of distance open education in less developed areas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demonstration, and to put forward several problems that must be considered when distance open education treats learners' learning needs and motivation.
【作者单位】: 江西上饶广播电视大学 江西上饶广播电视大学 江西上饶广播电视大学
【分类号】:G72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玉虎;开放大学素质教育原则初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华建新;;《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研究型网络课程模式设计[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3 王勋建;;开放教育园艺专业毕业生追踪调查分析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8期
4 何侃,丁宝森,范晓霞;小学生学科能力结构的优化训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5 尹锡荣;李家玉;;激活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气氛的策略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凤帅临,龚宁;体育教学与思维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7 金祥林;关于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的几点思考[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8 韩松;在中小学建立健身“锁链”的探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9 邓易难;论教育本质功能的弱化与强化[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荣敦国,刘一民;运动训练中几个重要心理问题的研究与探讨[J];安徽体育科技;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泉;;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的若干问题[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智松;网络文化中学生主体性的迷失与重塑[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吴颖;音乐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4 方海光;我国教育软件价值评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2006年
5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雨亭;教师研究中的自传研究方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宁哲;我国森林生态与林业产业耦合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8 经柏龙;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定强;初中数学教科书建构与评价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翟小宁;中学教师能力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怡;基于网络沟通工具的家校互动的研究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艳;高校多媒体教学效果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王青爽;华中科技大学工科本科实践教学现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韩佐才;中学数学学习策略的教学调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邱小莉;新时期我国中学生不合理需要探析及教育对策[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陈英;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孙渝莉;初中生课外阅读兴趣的问题与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熊颖;初中物理“情—境”教学的研究及实践[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朱霞;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杨伟力;职中生语文学习动机的调查与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宏升;;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在信息类课程中的实施及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2 周洁贞;;刍议远程开放教育课程考核方式改革[J];克拉玛依学刊;2011年03期
3 彭爱武;;远程开放教育英语专业培养方案改革调查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4期
4 吴玲玲;汪玲;吴瑕;;浅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J];世纪桥;2011年13期
5 ;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改革(下)[J];中小学管理;1998年11期
6 樊福印;;远程教育学生学习动机结构特点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4期
7 吴方;;基于KANO模型分析远程开放教育学生满意度产生的切入点[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李静;;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基层电大个性化课程教学——以建筑材料课程教学为例[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9 魏萍;;《心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10 韩晓妍;刘成新;;学习契约的应用设计及案例分析[J];中小学电教;2011年Z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旭东;孔凡清;刘明芝;贾怀峰;;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 促进开放教育的发展——远程开放教育中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与实践[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杨佳玉;蔡蕾;王冰娇;解焱陆;;汉语学习者两类发音参数分布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3 于保泉;魏克芹;;远程开放教育划分学习小组策略探究[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万华炜;;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学习需要激发机制探讨[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5 李伟;;论远程开放教育中的个别化学习[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高勇;;远程开放教育学习型校园建设研究[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7 邓丹;;美国学习者汉语复合元音的偏误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时锦雯;;远程开放教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9 张蘅;程晓堂;;英语学位论文中转引使用情况的对比研究[A];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中国视角——第四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伟;;个别化学习——远程教育发展的趋势[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曦 实习生 宣心骋;立足学习者全面发展[N];人民政协报;2011年
2 本报评论员;学习者生存学习者发展[N];西安日报;2004年
3 马翠莲;我是个学习者[N];上海金融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苏云 实习生 马文;发展远程开放教育 振兴甘肃经济文化[N];今日信息报;2008年
5 胡慧平;学习需要动力[N];金融时报;2005年
6 记者 王擎;学习者是真正的赢家[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7 陈晓波;研究性学习需要“整体合力”[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学习者生存 学习者发展[N];西安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尹红杰;中国由学习者向研发者跨越[N];河南日报;2006年
10 ;跨越新高度 开启新的教育30年[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裴新宁;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吕林海;数学理解性学习与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顾姗姗;负反馈、修正后输出、注意和感知对外语发展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顾伟勤;语言输入、交互和二语学习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朱晓申;大学英语成功学习者综合培养路向研究:理论与实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陶友兰;试论中国翻译教材建设之理论重构[D];复旦大学;2006年
7 杨滢滢;二语习得中的形式与意义关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宋秀平;突显、输出和注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赵蓉;论二语学习中的教师介入[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李妍;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党翠;韩国汉语学习者畏难情绪对策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健;基于学习者个性特征的协同学习任务生成模型[D];燕山大学;2010年
3 杜蓝;中国日语学习者“回问”会话策略的使用情况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龙居洋;关于中国人日语学习者的学习观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颖;试议学习者个体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2年
6 王旭;汉语学习平台中基于BIRCH聚类的用户个人信息分组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曾曦;匈牙利汉语学习者现状分析与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林;汉语国际推广网络平台策划[D];吉林大学;2012年
9 匡哲君;基于FP点击流跟踪的汉语学习者个性化分组算法[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冯燕;促进学习者注意的手段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395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039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