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提升农民整体受教育水平是农村教育的基本目标——兼与覃章成先生商榷

发布时间:2018-07-04 19:06

  本文选题:农村教育 + 教学质量 ; 参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21期


【摘要】:当前,农村教育存在许多问题,现状令人担忧,其根本问题在于投资不足,教学质量低下。任何改革都不能以削弱农村教育的基础地位为代价,任何低水平的教育对农村都是有害无益的,农村同样需要高层次的文化基础教育。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善农村的整体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提供和扩大农村学生能够上得起的、廉价的受教育机会,提高农村新增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提高农村学生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使之逐步接近和达到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对基础文化教育的要求,为个人以及社会的长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农村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国家和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任何有损于这一目标实现的办法都是不可取的。
[Abstract]: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rural educati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is worrisome, its fundamental problem lies in the insufficient investment and the low teaching quality. Any reform should not be at the expense of weakening the basic status of rural education, any low level of education is harmful to rural areas, rural areas also need high-level cultural basic education. The fundamental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rural education lies in improving the overall conditions for running schools in rural area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running schools, providing and expanding affordable and affordable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for rural students, and improving the level of education of the new rural labor force.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rural students to accept new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to gradually approach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basic culture and education for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labor force, and to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 and society. This is the basic goal of rural education and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state and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作者单位】: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
【分类号】:G7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家勇,张家智,张跃庭;浅论城市和农村义务教育的矛盾与对策[J];教育科学;2003年01期

2 杨靳,廖少廉;美国农村人口迁移与启示[J];人口学刊;2001年04期

3 朱镜德;有效乡-城迁移与经济发展[J];人口学刊;2002年02期

4 庞守兴;农村教育的症结与出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07期

5 申家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职业教育功能调整[J];职教通讯;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颖;王合义;;试论发挥教育功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1期

2 娄宏亮;颜海波;;关于将实行城市免费义务教育及其对弱势群体的措施[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甘春华;;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改革与战略;2010年03期

4 孙文莲;刍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甘肃农业;2005年10期

5 朱小根;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马爱林;鲍新红;;农村初等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马爱林;宁永红;郭立昌;;金融危机影响下农村初等职业教育的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8 杨靳;;“民工潮”与“民工荒”的经济学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李丽华;廖小官;程彩琴;;农村教育公平问题全面表现的探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廖英丽;;20世纪以来美国农村学校合并历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基础教育参考;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申家龙;;农村职业教育的个人教育成本及其影响分析[A];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靳;人口迁移与农村贫困[D];厦门大学;2003年

2 熊才平;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理论与实施框架[D];华中科技大学;2001年

3 甘春华;城乡劳动力市场融合的动力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4 张琳琳;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教育与培训目标的定位及达成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5 肖正德;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中的文化冲突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胜红;职业教育为农村园艺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服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傅能荣;美国农村教师政策的历史发展与改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毅;湘西农业机械化与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海燕;农村基础教育城市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籍莹;我国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张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西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D];西南大学;2011年

7 封维维;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文化视角省思[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徐海生;当代中国农村教育应有的哲学理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9 吴涛;基于人口流动模型的“民工荒”问题研究[D];集美大学;2011年

10 李瑞书;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学校教育的文化选择[D];西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蒋鸣和;中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基本格局和政策讨论[J];教育科学研究;2001年02期

2 ;劳动力流动、择业与自组织过程中的经济理性[J];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忠;孙开庆;;人口流动是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途径[J];理论月刊;2007年01期

2 曾建权,郑丕谔;我国人力资本发展战略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龚燕;浅谈工程建设的投资、进度和质量控制[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2年03期

4 郑率,郑方;试论抗战后的中美经济关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刘峥,安雪梅;建设单位如何做好建设项目投资控制[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02期

6 陈宝瑜;民办大学滚动发展的主要经验[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7 顾庆涛;浅议国有企业发展与人力资本投资[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8 苗向东;;最好的投资[J];成才与就业;2007年17期

9 唐从健;吴大明;;采取措施加强农村教育[J];四川教育;1983年09期

10 本刊评论员;;把农村教育转到济和社会发展服 着重为当地经务的轨道上来[J];湖南教育;198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牟永皓;;由三代教师的服务意识,看农村教育的隐忧[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2 ;陶行知有关农村教育几段言论的摘录[A];小村庄大教育——前元庄实验学校改革之路[C];2005年

3 曹伟;;加大投人 突出重点 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办学水平——在省陶研会六届三次年会暨农村教育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A];安徽省陶行知研究会六届三次年会暨农村教育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胡桂生;;试论陶行知的农村教育思想[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5 ;实施科教兴乡战略任务 促进农村教育快速发展[A];科教兴乡之路——山西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探索[C];2000年

6 李龙仲;;农村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A];“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研讨会暨第十三次职业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马青;;新农村建设的路径与农村教育的战略选择[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马洪江;陈松;黄辛建;;四川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马尔康县农村教育调查研究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9 ;巩固发展农村教育 加快科教兴乡步伐[A];科教兴乡之路——山西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探索[C];2000年

10 潘琴;;关于贵州农村教育——对贵州农村教育的几点思考[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于晓莉;农村教育怎样重视都不过分[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赵铮;真心实意地为农村教育出主意想办法[N];中国社会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刘西艳 李延军;农村教育的尴尬与希望[N];铜川日报;2007年

4 记者 杨展凌;心系农村教育 民盟市委“烛光行动”四进陇脚[N];六盘水日报;2010年

5 朱梦聪 肖敏 通讯员 杨必刚;大力推进农村教育的改革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3年

6 记者 郭炳德;河南落实三件实事支持农村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蒋建华;克服农村教育资金短缺与质量低的难题[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韩松;化解农村教育硬核的关键[N];光明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郭芳全 赵文学;城乡失衡,,拉响农村教育警报[N];甘肃经济日报;2005年

10 李凝;把对农村教育的督导作为重中之重[N];科技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立群;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2 吕丽艳;教育卸责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黄鹂;旅游景区投资模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李秉中;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利风;投资和融资中的激励问题[D];浙江大学;2006年

6 于冬;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国际资本流动性及效应的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王强;理想与现实:美国农村普及教育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凌波;乡镇工业发展与环境经济的利益博弈探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9 张晓梅;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10 曹晶;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弱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春阳;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师资保障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2 史爽;农民“实用理性”教育价值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丽嫡;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建议[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4 曾其祥;农村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5 孙颖;新农村建设中的义务教育阶段布局调整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彩凤;福建省农村未成年女性科学素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万国华;困境与出路: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王悦洲;中国农村教育与农业可持续发展[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刘朝春;农民教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诉求与重要推力[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970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0970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1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