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Abstract]:Adult higher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It has the function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ractitioners, changing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ability structure of practitioners and satisfying the lifelong learning of the people. However, at present, adult education is faced with many problems. In order to develop adult education healthily and adapt to the demand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adult education must be adjusted and reformed.
【作者单位】: 青岛科技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分类号】:G7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郭海;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初论[J];中国成人教育;2004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海燕,邹晓东;建立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课程观的若干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1期
2 蒋乃平;弹性选课的演变与课程观念[J];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16期
3 蒋乃平;模块化课程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28期
4 蒋乃平;课程模式选择的重要性[J];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34期
5 李冬,杨文安,李继良,孙秋波,张淑荣,马喜成;网络技术及工程课程群建设改革与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31期
6 刘欣;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摭论[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01期
7 张社字;略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特色[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28期
8 胡小桃,李仲阳;当前高职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走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34期
9 吴建设;中加高职课程模式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04期
10 陈玉华,黄源源,李学锋;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耀建;钱维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课程开发问题与对策——以江苏如皋地区的调查为例[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陈岚;;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A];2005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赵云霞;谢丽丽;;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职业能力的研究与实践[A];2006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曹焕亚;熊文波;;校门对厂门,,重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王定国;林若红;;建立“以生为本"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A];“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研讨会暨第十三次职业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易元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杨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建设市场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谷峪;日本社会转型期的职业技术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吴晓义;“情境—达标”式职业能力开发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春华;高职(五年制)物理教材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董丹虹;中等职业学校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李金春;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D];苏州大学;2005年
4 林育真;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在旅游职业学校的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常小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初步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6 李尚清;新世纪职专生人格教育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7 周卫东;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三角形”物理课程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8 胡小桃;高职课程建设的新理念:在适应中超越[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万鲁愚;初中后四年制中专“3+1”课程模式的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兆洋;廖晓衡;宋乃庆;;提高西南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01期
2 华意刚;;中学的学术:一个亟待关注的话题[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01期
3 郭兆峰;;课改背景下学校教育科研功能之导正[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01期
4 张力;;乡土知识进入校本课程的三点看法[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01期
5 黄京鸿;;课程改革中地理教师的多维视野及观念变革[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6 李茂良;;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方式浅谈[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01期
7 王燕春;;浅议初中语文朗读教学[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01期
8 樊建安;;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01期
9 包俊莉;;教而不思则罔——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反思[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01期
10 徐蕾;;对美术课程改革的反思[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红军;;试点工作背景下高师《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改革实践研究[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李光强;;学校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3 曹芳智;;以人为本 彰显特色 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师的发展》课题研究总结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陕西卷)[C];2010年
4 陈忠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和谐教育的内驱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5 王爱武;;建构学习共同体 促进有效互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6 李寒斌;;浸入式英语教学渗透到体育活动中的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7 周陆妹;;以乡土体育文化为载体 探索课程园本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8 农克宁;;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9 刘晋辉;;浅谈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10 张杏芳;;教学相长——课程改革中教师发展的研究之六[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健 通讯员 鼓轩 实习生 顾晓鸥;“3美元”计划,提速鼓楼民生建设进程[N];南京日报;2010年
2 撰文:茆大斌;建构具有“造血功能”的教科研工作新机制[N];江苏教育报;2010年
3 李玉柱 尹祚礼;在动态生成中完美“教案”[N];江苏教育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赵小雅;常州靠课改走上“减负增效”路[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记者 王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N];威海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王德华;教育优先发展 科研先导领航[N];咸阳日报;2010年
7 如皋市许庄小学 周羽萍;在阅读教学中实现个性化评价[N];江苏教育报;2010年
8 姜堰市大伦中学 宋春华;倡导讨论学习 展示学生才华[N];江苏教育报;2010年
9 实习生 王广 整理;集体备课为我们提供成长平台[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毛占勇;特色教育创一流 渭水河畔奏凯歌[N];中国教育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红兵;课程文化建设及其影响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董素静;中学理科实验探究教学新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王芳;课程改革背景下师范生教育实习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泽宇;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适切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闫艳;课堂教学目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茂森;自我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蓉晖;幼儿园教师课程决策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赵炳辉;新课改视域下教师课程意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屠莉娅;课程改革政策过程:概念化、审议、实施与评价——国际经验与本土案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彦花;中学教师专业认同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娜;拓展训练引入重庆市高校体育课程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杨清;终身教育理念下江西省大学后继续教育发展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丁顺宏;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杜威;普通高校成教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张静;“双停”背景下我国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赵晓雯;上海中学思想政治学科高考试卷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吴琼;中日初中“方程与代数”的教材比较[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徐辉;二期课改环境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丁翠娟;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教材改革的回顾与反思[D];西南大学;2010年
10 步秀荣;高中历史教学中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146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214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