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历史人类学视野下的农村教育研究新走向

发布时间:2018-10-26 09:53
【摘要】:当前农村教育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宏大叙事"流弊,陷入游谈无根的困境,农村教育需要放在特定情境下去理解。历史人类学主张尊重地方性知识,回归地方场景,为破解农村教育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
[Abstract]:At present, the rural education research has the disadvantage of "grand narration" to some extent, and falls into the dilemma of rootless talk. Rural education needs to be understood in the special situation.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advocates respecting local knowledge and returning to local scenes, which provides a new way to solve rural education research.
【作者单位】: 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师大;
【基金】:作者主持的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文化视野中的村落、学校与国家——一个地方社区教育变迁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课题编号:08JC880018)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72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志如;;中国法学学术研究的“50岁现象”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2 曹金祥;;20世纪30年代“独立评论派”的农村救济思想[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6期

3 张光英;;闽东木拱廊桥建筑与传统村落环境意象研究——以闽东寿宁尤溪古村落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9期

4 朱林;;不同类型农村家庭结构养老现状分析——以安徽省太湖县M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7期

5 颜飞;;我国刑事诉讼行政化之成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黄永祥;;吉登斯:时空视角下的人与社会体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7 贺奇兵;潘琴;;我国村民自治的困境与脱困——兼论《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之再改进[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王留静;;农村地区80后青年婆媳关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以豫南某村为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9 陈柏峰;;群众路线三十年(1978—2008)——以乡村治安工作为中心[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10 菅志翔;;“族群”:社会群体研究的基础性概念工具[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云忠;;法学实证研究的种类及其地点选择[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陈柳钦;;全球化视野下国家主权理论的演变与发展[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杨雪冬;;技术创新与地方治理改革:对三个案例的分析[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4 丰箫;;浙江省海宁县的小学教员(1945—1949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5 石慧琼;;着力解决农村工业化与环境污染的矛盾问题[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陈丽;;清末民初乡村教育落后的原因及启示[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温铁军;王张庆;董筱丹;王位山;;值得反思的现代农业问题[A];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吴成立;;民间组织与宗教:藏区乡村的社会控制——以西藏芒康县盐井纳西民族乡为例[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9 任映红;张鸣;;新中国成立后村落政治精英的更替及内在影响——浙江XF村的实证研究[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郭凤鸣;;怒族基础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乡为例[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4 郭强;论马克思“社会—国家”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胜男;北京城市手工业研究(1949-1966)[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鲁雁;从工业社会到生态社会:产业结构演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陶宇;单位制变迁背景下的集体记忆与身份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璐;明清江南宗族族产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肖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党群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田苗苗;对赣闽边农村民间借贷利率的再认识[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董素云;民族福利与民族认同的建构[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秦艳姣;水库移民村落的私人互助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马小平;人类学视野下生态移民的文化变迁[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施道清;我国农地使用制度变迁与农业绩效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舒畅;法治的控权机制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卿秋艳;留守妇女与外出丈夫的互动[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麻雪兰;社会转型期中国政治信任问题的分析与解读[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兆荣;田野中的“历史现场”——历史人类学的几个要件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刘瑞;;浅谈历史学的人类学转向:历史人类学[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9期

3 彭兆荣;边界的空隙:一个历史人类学的场域[J];思想战线;2004年01期

4 温春香;;在田野中寻找历史:客家地区的历史人类学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王铭铭;;我所了解的历史人类学[J];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02期

6 虞耕;;王铭铭学术简历(含成果要目)[J];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01期

7 徐桂兰;历史学与人类学的互动——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综述[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8 蓝韶昱;;简述历史人类学研究的若干关系[J];传承;2008年16期

9 郭新志;;历史人类学视野中的“三山国王”信仰[J];韶关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10 周秋良;胡鸿保;;历史人类学:史学还是人类学[J];求索;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杨林军;;从历史人类学视角评价《徐霞客游记》中的田野调查方法[A];徐霞客研究(第20辑)[C];2010年

2 张宏明;;多重视野中的清水岩——历史人类学的解读[A];闽台清水祖师文化研究文集[C];1999年

3 王铭铭;;继承与反思——记云南三个人类学田野工作地点的“再研究”[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媛;曹树基;;民居研究中的历史人类学方法与社会史视角之新探索——以松阳县石仓村为例[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5 蓝达居;;闽南文化的人类学研究[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6 王淑玲;;辽宁产业结构调整与人才供需态势分析[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7 行龙;;中国社会史研究向何处去?[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8 行龙;;中国社会史研究向何处去[A];社会史研究之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萧凤霞 美国耶鲁大学人类学系;跨越时空:二十一世纪的历史人类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 韩f;历史人类学的缘起[N];文汇报;2011年

3 实习记者 武苏湘 记者 李沙青 雍明虹;昆明加强农村教育体系建设[N];云南日报;2004年

4 记者 高建进;应建立以提升就业能力为主旨的农村教育体系[N];光明日报;2009年

5 程美宝 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国家如何“逃离”——中国“民间”社会的悖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仲伟民;历史人类学:跨学科研究的典范[N];光明日报;2005年

7 张小也;让理论从田野出发[N];中华读书报;2004年

8 杜靖;人类学“去学科”质疑[N];光明日报;2007年

9 刘海涛;西方历史人类学的研究发展状况[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10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所长 刘尧;农村教育目标错位了[N];人民政协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代洪亮;复兴与发展:学术史视野中的中国社会史研究(1980-2010)[D];山东大学;2011年

2 蒋俊;帝国边陲:桂西土司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袁媛;热闹而寂寞的乡村教化[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卢百可(Patrick Lucas);屯堡人:起源、记忆、生存在中国的边疆[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张友庭;晋藩屏翰[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玲玲;历史人类学视角下托马斯·贝恩哈特长篇小说《石灰厂》中现代艺术家的生存与恐惧[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2 陈安民;超越分野[D];西南大学;2010年

3 严丽;兵团社区族群关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徐庆红;闽东聚落社会史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刘铁程;甘肃汉藏边界的基督教:历史与现状[D];兰州大学;2008年

6 罗波;清代王锡侯字贯案的历史人类学考察[D];南昌大学;2008年

7 李积庆;族群互动与文化变迁[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璇;年鉴史学派的跨学科方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毕俊锋;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硕士论文选题初探(1980-2009)[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梁时英;吉尔兹与当代西方新文化史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953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2953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d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