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刍议社区教育发展模式之构建

发布时间:2018-11-28 14:59
【摘要】:从教育创新和建模的需要出发,用模式的理论审视社区教育的科学运作与科学思维,不难看出,社区教育是全纳教育模式,社区教育是教育与社区双向发展的互动互利模式,能使教育资源在重组建模过程中功能放大,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need of educational innovation and modeling,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scientific operation and scientific thinking of community education with the theory of mode. It is not difficult to see that community education is an inclusive education model, and community education is an interactive and mutually beneficial mode of education and community two-way development. It can enlarge the func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the process of restructuring and modeling,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lifelong education system and learning society.
【作者单位】: 江苏省教育厅;扬州市教育局;
【基金】:教育部重点课题《推进我国社区教育实验研究》子课题《社区教育多种发展模式》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7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支慧;;家校和谐互动的系统学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王春伟;刘云涛;郭小荣;;论当代宗族对农村现代化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5期

3 张治海;乡镇级政权的权威支持[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4 李迎春;多元反馈教学法运用于体育专业田径教学中的理论探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5 张健忠;耗散结构理论在幼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安徽体育科技;2001年03期

6 高卫东;;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素质分析[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7 张燕农;张琪;李娟;;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研究[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8 吴薇;;对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侯光明,李鸿雁,贺亚兰;复杂性科学在大学管理创新中的应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吴建;利用微型激光器改进分光计和尺读望远镜提高实验效率[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俞旭;朱立;;台湾新闻传播教育的变迁:问题与挑战——一个系统理论的分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2 《学术会议质量国内外比较研究》课题组;;学术会议质量国内外比较研究[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研究[C];2009年

3 蔺瑞瑞;倪才英;简敏菲;;环境教育新途径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4 徐晓雪;李云松;陈静;梁宜;;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实践[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教育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刘刚;;和谐社会建构中的社区教育思考[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焦淑军;;温州农村社区建设模式探索——以瑞安市塘下镇为例[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李善良;现代认知压观下的数学概念学习与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国永;德性涌现与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2年

5 王华峰;基于系统科学的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6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洋;中国农村社区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9 张治海;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与基层政权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邹玉玲;主体性体育及其课程观探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珍资;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陈凤鸣;基于Moodle的信息化社区教育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莉箴;兰州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重构[D];兰州大学;2010年

4 徐庆;基于网络学习监控的社区教育信息化网络平台的构建[D];南昌大学;2011年

5 汤海明;宁波“村转居新市民”的社区教育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6 李艳;高校多媒体教学效果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管建福;论小学数学教材的分析方法[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8 万茹;中学生体育学习能力的体系建构及培养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9 余江敏;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张旺;“家长参与子女教育”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春丽;王芳;;足球英语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考试周刊;2011年46期

2 赵玉娟;党敬华;;浅析社区教育对学习型社会建立的促进作用[J];大家;2011年16期

3 余嘉强;;以开放大学建设为契机推动社区教育发展[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4 沈光辉;吴国;蔡亮光;吴东晖;黄宜j;;现代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发展研究[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5 李硕豪;王娟;;新时期高校师生关系浅析[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6期

6 陈文萍;;试论新形势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3期

7 黄翅勤;田亚平;彭惠军;曾春霞;;基于和谐旅游视角的旅游城市构建[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张先锋;胡桂英;;试论中等职业学校和谐校园文化之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年06期

9 朱玉红;;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5期

10 罗立军;;高职学习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青山;张旭;张海池;;企业融合构建事故预警机制初探[A];2009’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安全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余宏;张萌;;上海市静脉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平台构建[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滕亮;;浅谈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A];湖南省卫生经济与信息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第一次学术年会专辑[C];2010年

4 王勇;张华钢;;务实创新 兴利除弊 构建市县环境监察新体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5 纪建悦;张志亮;郭春静;;构建塔型城市创新体系的探讨[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吕风梅;;关于烟草企业构建内部和谐的思考[A];华北、东北地区2007年度烟草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黄翅勤;田亚平;;和谐旅游与和谐旅游城市的构建[A];人居环境学研究论文集[C];2007年

8 王军华;;探讨节约新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A];北京市“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论文集[C];2007年

9 屠明星;;构建和谐企业 促进烟草发展[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孙亚玲;;关于构建公共图书馆四级结构体系的思考[A];和谐社会中的图书馆建设与发展——陕西省图书馆学会第六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曲之平;全面推进我省社区教育发展的建议[N];北方时报;2011年

2 西门;西门子开展低碳城区发展模式研究[N];中国建设报;2010年

3 省社科联课题组;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业重建模式研究[N];四川日报;2011年

4 张旭东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构建中国模式研究的科学范式[N];组织人事报;2010年

5 姜坤;《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研究》推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6 程潜龙 王国健;《新时期国家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研究》通过评审[N];中国档案报;2008年

7 记者 赵齐;生产性服务业模式成国企发展新风向标[N];国际商报;2008年

8 记者 杨亮;新食物链模式研究获重大进展[N];光明日报;2006年

9 郑荣 黄寰;成都理工大毕业实习模式研究获奖[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10 冯义军;国网推进新农村供电模式研究[N];中国电力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光辉;职业伦理教育有效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郭红卫;经济增长视角下的中国自主创新模式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3 朱金瑞;当代中国企业伦理的演进及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春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技术对接机制及其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5 吴晓义;“情境—达标”式职业能力开发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孙慧玲;我国高中语文教材编制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苏高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8 孙英男;中国国有地勘企业制度创新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周新迁;中国石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疾超;古代书法批评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艳;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2 张湘瑜;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3 吴有文;农户的公共信息服务供给模式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4 齐欣;高校会展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5 苗玉宁;我国独立学院办学模式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6 周敏;独立学院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黄永兵;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运行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胡杰;基于政务网的电子文件中心的构建与实现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9 周慰;上海教育报刊经营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杨迎军;甘肃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企业文化构建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632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3632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f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