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构建市民学分银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16 23:51
【摘要】:文章从创建学习型城市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高度入手,参照国内外学分银行研究成果,以提升普通市民素养为目的,在广义学习的概念基础之上,提出适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终身教育模式,并探索具有个性化的市民学习体系,与学分制相衔接,建设区域性的市民学分银行。其所建构的学习信息储存、学分认证管理、学分流通消费、学习信用管理等体系,不仅初步搭建了明晰的理论框架,而且在实践上,形成了可操作、可检验的应用系统。
[Abstract]: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height of building a learning city and a lifelong education system, referr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credit banks at home and abroad,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literacy of ordinary citizens,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concept of generalized learn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life-long education model suitable for the level of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xplores the individualized civic learning system, which can link up with the credit system and construct a regional civic credit bank. The system of learning information storage, credit certification management, credit circulation consumption and learning credit management has not only established a clear theoretical framework, but also formed an operational and verifiable application system in practice.
【作者单位】: 慈溪市教育局;
【分类号】:G720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郭丽;韩国现代高等教育分析与思考[D];扬州大学;2006年

2 张林卫;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娜;校际学分互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邓澳利;“学分银行”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陈鹏;我国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的机制与模式建设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熊惠平;谈高职院校推行"学分银行"的困难与障碍[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李江源;教育传统与教育制度创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06期

3 邵敬浩;高职院校推行“学分银行”的困难剖析[J];职教通讯;2005年09期

4 陈曦萌;构建职业学校学分互认机制的政策分析与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1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海燕 ,王觉非;给美国人民的一封公开信 国家在危险中,迫切需要教育改革——美国教育质量委员会的报告[J];比较教育研究;1983年06期

2 孙世路;回归教育——一门新兴的教育理论[J];成人教育;1983年04期

3 ;国外信息[J];课程.教材.教法;1985年04期

4 朱学明;;终身教育和中等教育[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6年03期

5 享德森;柳平;;关于闲暇与教育融为一体的各种观点[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6年02期

6 冈村二郎;方晓虹;;视听教育在新媒体时代的地位[J];外语电化教学;1986年02期

7 李亚玲;;试论终身教育与高等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1987年01期

8 钟毅;;筑波大学将创建夜间研究生院[J];外国教育研究;1988年01期

9 黄汉杰;;现代教育的两大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1988年02期

10 吕庆海;吕可红;;西方主要国家教育改革动向[J];外国教育研究;198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万静;;教育改革与终身学习[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2 施光明;;实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李培军;;改革教学方法 抓好素质教育[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4 游清泉;周一文;;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发展与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黄芳;伍玉琴;;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继续教育的探索[A];第七届中日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6 张国雄;;终身学习,把握前沿,开拓创新,发展机械制造业[A];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2001年“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学术会议暨企业生产工程与产品创新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刘德城;;图书馆的知识经济观[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郭雪英;;新时期图书馆队伍建设的两个要求[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邱豫伟;;不同层次护士继续教育的探索[A];第五届中韩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10 刘伟英;;试论基层(区职业病科)如何进一步深化职业病防治工作[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芮凌;促进学习化社会早日形成[N];光明日报;2000年

2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副教授 郑新蓉;以终身学习的视野认识高考[N];光明日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徐可 练玉春;一千万中小学教师将实现终身学习[N];光明日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袁潮;终身教育 终身学习[N];工人日报;2000年

5 北京师范大学 黄晓红;终身学习——大学面临的新挑战[N];科学时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赵小雅;社区 终身学习的好场所[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丰绪钦;日本公布《老龄社会白皮书》[N];中国老年报;2001年

8 亚平;成人教育立法比较[N];科学时报;2001年

9 钟志贤;终身学习需培养八大信息素养[N];辽宁日报;2001年

10 记者 张立行;上海涌现50万户学习型家庭[N];文汇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任学印;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兴辉;成人自导学习与支持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方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安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蔡苔芬;教育与温馨家庭的营造[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史晓白;学习型组织与人力资本开发[D];苏州大学;2006年

6 徐改;成功职业女性的生涯发展与性别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芒;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育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2 宋孝忠;关于学习化社区的构建[D];河南大学;2001年

3 颜星华;论学生数学素质的培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4 林贵福;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理论和实践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小愚;远程教育及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6 卢辉炬;信息时代学习的嬗变[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徐汪奇;知识经济形态下劳动力市场运行变化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尹福军;高中化学学习策略研究与实践[D];苏州大学;2002年

9 李爱武;大学信息素质教育构建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10 郭红云;中德职业师范教育之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3832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23832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b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