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培训机制浅探
本文关键词:农民工培训机制浅探
【摘要】: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可以使新增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一项在城镇创业、就业的技能,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培训证书。通过培训农民工,可以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技能,有助于他们尽快适应城市的发展和生活,获得与城市中的其他产业工人一样的待遇。本文就如何对农民工进行培训进行了探索,提出从六个方面建立农民工培训机制。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农民工 职业培训
【分类号】:C975
【正文快照】: 我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的规模越来越大,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1〕然而,目前农民工的职业技能素质和文化素养方面的素质与产业工人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在实际生活中,许多农民工在城市里并没有得到公正待遇,他们的权利和利益也经常受到侵害。随着越来越多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简新华;黄锟;;中国农民工最新生存状况研究——基于765名农民工调查数据的分析[J];人口研究;2007年06期
2 蓝其高;;职业学校开展农民工培训的思考与实践[J];广西农业机械化;2007年05期
3 蔡禾;王进;;“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年06期
4 张昭文;;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23期
5 于伟;秦玉友;;农民工教育培训状况及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艾理生;;和谐社会视域中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樊炳有;童丽平;胡爱武;叶建强;;浙江民营企业农民工体育活动调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年02期
8 杨玉华;;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时代课题及对策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7年03期
9 乐开富;刘文生;吴声怡;;农民工培训: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社会问题[J];台湾农业探索;2007年01期
10 辜胜阻;易善策;郑凌云;;基于农民工特征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人口研究;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永泉;;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2 严霄云;魏钦恭;;从“自在”到“自为”:农民工到新产业工人的维权历程[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龚晓宽;中国农村扶贫模式创新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许昆鹏;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资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杨玉华;国际贸易的就业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黄水木;中国沿海发达地区城乡协调发展模式与调控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志浩;中国农民工流动行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6 贾晓华;中国农业劳动力非永久性乡城迁移的制度经济学分析[D];辽宁大学;2007年
7 赵树坤;社会冲突与法律控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詹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中国农民工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9 熊彩云;农民工定居转移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功满;工会维权:民工权益保护的一种重要路径[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琳;县域农民职业培训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3 李兴华;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4 李志新;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法律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5 查春燕;农民工求职的信息障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6 王春林;农民工犯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石振杰;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障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8 汤圆圆;论家庭因素对农村留守儿童不良品德形成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9 张金兰;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探析[D];南昌大学;2007年
10 朱海雅;农民工职业倾向与继续教育需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当今农民阶层结构[J];社会;1990年01期
2 陆应湖;来自民工潮中的呻吟[J];江苏统计;1994年10期
3 田凯;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05期
4 钟位通;企业农民工渴望得到关怀[J];北京成人教育;1995年04期
5 刘华学;培训教育农民工不容忽视[J];中国培训;1995年07期
6 周庆华;农民工在城市内交往局限性探析[J];城市问题;1996年04期
7 马西恒;关于中国入城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分析[J];江海学刊;1996年01期
8 田凯;关于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的调查与思考[J];人口学刊;1996年04期
9 马西恒!江苏;公有制企业如何招用农民工[J];社会;1996年02期
10 侯小伏!山东;排斥与沟通[J];社会;199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鸣;;论民营企业中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A];江西非公有制经济劳动保障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张晓华;;在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的同时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
3 何旭;;浅论“农民工”的文化享受[A];中国群众文化学会全国群众论文评奖论文集[C];2003年
4 郭兴全;;贯彻“三个代表” 关注农民工阶层[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集[C];2003年
5 张岳公;;关注农民工文化利益 让更多人享受发展实惠[A];群众文化论丛(18辑)[C];2004年
6 何旭;;关注农民工的“负文化”现象[A];群众文化论丛(18辑)[C];2004年
7 单友根;;组织农民工合作医疗势在必行[A];2004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艾春岐;;城乡统筹 解决好农民工就业和社会保障难题[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韦庆儿;;切实解决农民工的几个现实性问题[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10 秦奋;;农民工流动时空变化研究——以固始县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效玉 谭禄宏 叶子;施工不忘环境美[N];中国企业报;2000年
2 特约记者 林静 通讯员 赵敏 鲜春章;外出农民工 汇钱都带税[N];中国税务报;2000年
3 ;淮北市加大依法裁决力度[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付忠;京城出租车业问题多多[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5 叶立梅(作者系北京社会科学院城市所副研究员);“民工潮”与北京的城市化[N];北京日报;2001年
6 孟德如;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N];中国财经报;2001年
7 钟山;书写绿色枢纽三个精彩[N];中国邮政报;2001年
8 北京莫少平律师事务所 顾文扬 律师;劳动纠纷中的农民工[N];法制日报;2001年
9 盛明富;怎样认识当代中国工人阶级[N];工人日报;2001年
10 彭定巧 华建国;盐城拖拉机厂妥善解决劳动争议[N];工人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子玮;樊援的绳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叶旭军;城市外来农民工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刘晓峰;我国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的制度性障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黄玉捷;内生性制度的演进逻辑[D];复旦大学;2004年
5 杨思远;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谢嗣胜;劳动力市场歧视研究:西方理论与中国问题[D];浙江大学;2005年
7 于凤荣;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吴靖;中国城市化制度障碍与创新[D];西北大学;2006年
9 杨卫军;人力资本视角的农民增收[D];西北大学;2006年
10 杜漪;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经济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遐;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基于苏皖四村的一项实地调查[D];安徽大学;2003年
2 戴燕;肥东县春节返乡农民工日常生活考察[D];安徽大学;2003年
3 曹义宏;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社会冲突[D];安徽大学;2003年
4 谭正萍;成都市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王红艳;作为群体存在的农民工地位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6 陈海华;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探析[D];广西大学;2004年
7 祝坤;长春地区农民工社会资本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4年
8 周玲;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曾涵;人文关怀视野中的农民工权益法制保障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秋立;我国农民工管理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7937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793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