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现行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7-09-13 14:29

  本文关键词:现行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农民素质 新型农民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智力支持和保证。通过分析农民素质的现状以及现行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全方位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的思路和对策。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关键词】农民素质 新型农民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
【分类号】:G725
【正文快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有赖于高素质农民的积极参与和能动性的发挥,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农民素质的提高需要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阶层的有效配合,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笔者将从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小健;浅议新世纪农民素质问题[J];陕西农业科学;2003年05期

2 曹晔;我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探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移收;提高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民文化素质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6期

2 詹嘉放;;农民科技素质的评价——兼论天津市农民科技素质与相关政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3 刘丽霞;;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素质问题[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4 刘江华;;依托高校图书馆拓展新型农民素质培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年21期

5 王彩梅;提高农民素质的几点思考[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文;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子学;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2 邵志国;农民素质变化与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对策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5年

3 张丽;河北省农民收入变动的实证分析与趋势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4 贾光勋;潍坊主要农民问题现状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5 白亚娟;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6 尚雪艳;农村职业教育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作用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刘雨凡;延安地区农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8 郑玉秀;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新型农民的培育和塑造[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马剑波;洛阳市农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刊县域经济观察员;;新型农民培训三地探索做法比较[J];领导决策信息;2011年16期

2 胡继红;刘善德;;湖北农民教育培训分析及对策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年06期

3 ;安徽萧县:新型农民培训班办得好红火[J];北方牧业;2011年12期

4 郭继红;;试论农民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年10期

5 谢有德;;培育新型农民创新培训模式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7期

6 李芮;;强化“六种意识”培育新型农民[J];成人教育;2011年08期

7 陆建国;;加强成人学校基础能力建设 扎实推进新型农民培训工作[J];中国农村教育;2011年07期

8 轶名;;山东省发挥职业院校优势 加快提高新型农民创业能力[J];中国培训;2011年08期

9 李冉;;合肥市上半年培训万余名新型农民[J];中国培训;2011年08期

10 苟颖萍;贺春生;;基于社会排斥视角的新型农民培育——以甘肃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涛;魏东;刘世美;安静;李明辉;;山东省农民素质状况分析及农民培训对策研究[A];建设现代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科学技术,建设现代农业”征文选[C];2007年

2 林建军;;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的思考[A];2008年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丁燕红;李祖超;;培养新型农民对策研究:教育学视角[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潘志云;赵家英;;对培育新型农民的思考[A];农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赵怀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农民培育[A];农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田淑敏;;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国富;;新农村建设必须大力发展中等农职业教育[A];农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姜卫良;姜家献;李鲁涛;;对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持续发展的新思考[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何学书;;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A];农业职业教育与“三农”问题——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张春生;沙让贤;何美鸽;;千阳县农广校培训新型农民的实践[A];陕西省农业科技与人才开发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杰、何聪;农民素质学校培训新型农民[N];人民日报;2006年

2 卿X;华蓥:“农民素质学校”培育新型农民[N];广安日报;2006年

3 记者  李陈续;淮北烈山区办素质学校培养新型农民[N];光明日报;2006年

4 崔玉红;陵川附城镇培训新型农民[N];人民代表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李伟 通讯员 覃伊君;培训新型农民[N];张家界日报;2007年

6 ;大力培养新型农民[N];开封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万鹏 实习生 崔潇云;“外引内训”打造新型农民[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6年

8 李涛 孙名健 阎鸿章;李营镇培养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建功立业[N];济宁日报;2006年

9 记者 储叶来;淮北:农民素质学校,学挣钱也学不吵架[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10 储叶来;淮北农村开办农民素质学校[N];今日信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克显;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福建农民教育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2 赵晓林;中国近代农民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马云启;以需求为导向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体系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凯;河南省新型农民培养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7年

2 朱晓辉;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训的有效途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3 毕丹霞;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教育培训及其对园艺产业发展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4 段飞泉;新型农民培育与农村教育改革创新[D];南昌大学;2007年

5 李冬宝;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的吉林省农村教育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6年

6 邵志国;农民素质变化与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对策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5年

7 陈家丽;发展农村教育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关系与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黄武刚;面向“三农”的职业培训探研[D];浙江工业大学;2007年

9 唐航东;现代农民素质提高的教育途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10 宋桂言;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职业教育的关系[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442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8442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2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