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生态位视域下的地方民族院校的发展定位

发布时间:2017-09-14 13:35

  本文关键词:生态位视域下的地方民族院校的发展定位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位 地方民族院校 发展定位 办学特色


【摘要】:发展定位与办学特色,是地方民族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从生态位的视角,分析了地方民族院校的应然生态位与实然生态位,提出地方民族院校的发展应定位于民族和地方,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高等学校的三种职能出发,打造地方民族院校办学特色。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生态位 地方民族院校 发展定位 办学特色
【分类号】:G759.2
【正文快照】: 目前全国共有民族院校13所,除了几所全国性的外,大部分集中在广大少数民族地区,是其所在地民族教育的骨干力量,其地位和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地方民族院校办学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其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这也是其区别于其他高校的主要标志。然而,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相当一部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林开敏,郭玉硕;生态位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纪秋颖,林健;基于生态位原理的高等学校特色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3期

3 王骥;高等教育中的“生态位现象”解析[J];教育评论;2003年04期

4 庄悦群;从生态位到可持续发展位:概念的演进[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良;夏海山;孙统义;;传统街区的生态位保护——以徐州市户部山传统街区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2 邓毅;龚兆先;;城市生态公园使用功能总容量的计算方法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3 李光耀;;生态位理论及其应用前景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7期

4 王磊;王鹏程;张清德;;生态学教学方法及手段改革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09期

5 孟德友;陆玉麒;;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旅游地发展策略研究——以黔东南州巴拉河流域乡村旅游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6 孟令娜;唐宽金;郑新奇;;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特点研究——以济南市长清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6期

7 方江平;卢杰;罗建;郑维列;;高寒植物长鞭红景天种群生态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8 郑颖;戴小杰;朱江峰;;长江河口定置张网渔获物组成及其多样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0期

9 向延平;;旅游竞争研究:生态位角度分析的新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6期

10 蔡万涛;;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与关键措施——以北京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高攀;;文化生态视角下的北川城镇发展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玲;胡涌;粟俊红;张仕固;柳晓玲;;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进展概述[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粟俊红;胡涌;王玲;柳晓玲;张仕固;;高等教育中的生态问题探讨[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郭颖;胡山鹰;陈定江;;资源型产业系统演化分析——以黄磷产业系统演化为例[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魏胜利;王文全;;关于中药资源学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探讨[A];第一届全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锦艳;文慧鹃;郑宜杉;林洪涛;周冰峰;;蜜蜂性比研究进展[A];中国养蜂学会蜜蜂饲养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吴德峰;苏水金;邱汉权;李明星;吴荔红;姜志强;周由水;杨爱文;罗金炼;;优质生态养猪生产技术与“猪-沼-草”工程模式[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养猪与畜禽传染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吴德峰;苏水金;邱汉权;李明星;戴亚东;吴荔红;姜志强;周由水;杨爱文;;“猪-沼-草”生态养殖工程模式与循环经济之探讨[A];2006中国科协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C];2006年

9 商华;包玲;;基于人力资源生态位的员工流动影响因素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吴德峰;苏水金;邱汉权;李明星;吴荔红;姜志强;周由水;杨爱文;罗金炼;;优质生态养猪生产技术与“猪-沼-草”工程模式[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养猪与畜禽传染病制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敬川;基于负产品视角的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郑维列;西藏色季拉山长鞭红景天种群生态学特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4 鹿彦;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实现路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许士国;黄河三角洲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演替[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微;基于生物行为的射频识别系统优化模型与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方炎;金沙江干热河谷滇榄仁与锥连栎幼苗建成机制及生态适应性[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周承聪;信息服务生态系统运行与优化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福顺;不同干扰条件下荒漠啮齿动物种群和群落动态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10 李延超;民族体育的生态与发展[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峰;城市生态公园建设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2 黄俊臻;青山湖针阔混交林主要树种生态位特征及其演替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3 李传磊;浙江省丹霞地貌岩生植被群落特征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4 李响;高师民族声乐生态课堂构建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永浩;基于改进型生态位的股票价值投资评价方法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6 贾越;基于生态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凡;基于生态化的乡村旅游组织形式的选择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惠芬;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9 施燕;环境法视野下海洋生态补偿制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刘志斌;民国时期上海民营出版机构的生存发展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臧润国,刘涛;吉林白石山林区过伐林的类型、乔木树种多样性及生态位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2 任青山,李茹秀,洪军,张军,耿叙武;空间生态位的分析方法在森林资源评价中的应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3 洪伟,谢芳;闽北阔叶树种生态组的Fuzzy划分[J];福建林学院学报;1986年02期

4 林开敏,张文富,谢国阳,郭玉硕,何宗明,俞新妥;老龄杉木林下天然更新阔叶植被物种多样性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5 黄世国,林思祖,林云珠;武夷山杉阔混交林种群生态位特征[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 吴明盛,游水生,杨玉盛,,何育成,李福银;武平帽布常绿阔叶林(米槠林)的群落学特征[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7 郑蓉;福建北部马尾松群落生态位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8 何东进,吴承祯,洪伟,林成来,李岩明;常绿阔叶防护林优势树种生态相似关系研究囿Ⅱ.主要灌木种群生态相似关系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9 刘献君;论高等学校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10 陈媛,肖云龙;我国高校角色错位现象的生态位思考[J];交通高教研究;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峰;于尔东;;职业教育发展定位的生态位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1年06期

2 刘志峰;;生态位理论视野下职业教育发展定位的内涵与类型[J];教育与职业;2011年09期

3 梅丽珍;付来瑞;张希;;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校发展定位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李为忠;黄海珍;;生态位视域下的地方民族院校的发展定位与办学特色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17期

5 何培英;;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等海洋教育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10年01期

6 李岩;时建人;赵昌平;;生态位理论对非营利组织营销的启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04期

7 何玉宏;孙云志;;试论生态位视角下的交通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建设[J];交通职业教育;2008年06期

8 罗玲;;基于生态位视角的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建设[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年03期

9 马千;;生态位视角下高校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年01期

10 余伟俊;王东升;;生态位视角下的民族体育多元化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传长;;“十二五”规划思路和天津发展定位[A];民革组织为天津市“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做贡献主题研讨会材料[C];2010年

2 余之祥;;长江三角洲的特点、发展定位与前景[A];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纪念中国地理学会成立九十周年学术会议文集[C];1999年

3 马洪江;;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推动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对阿坝师专校发展定位思路的探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4 方创琳;;西陇海兰新经济带节点城市的发展定位与职能分工[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5 唐本安;陈春福;邱彭华;;生态海南生态位理论初步探讨[A];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方威;王丽丽;;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战略联盟伙伴选择研究[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刘正伟;;科学发展观与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发展定位[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8 刘长青;;郴州市生态城市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4 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论文集[C];2009年

9 卢有红;彭迪云;;基于成长阶段的我国区域金融差异化发展定位[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富;孙兰东;;黄土高原小流域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对位配置研究及进展[A];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长河;找准发展定位 抢抓发展机遇 为加快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作出新贡献[N];东营日报;2010年

2 刘起军;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定位[N];光明日报;2004年

3 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 陈丽;定位准特色才鲜明[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孟万河;借助区位优势 找准发展定位[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5 本报特约评论员;准确把握市情 明确发展定位[N];宝鸡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朱伟光 本报通讯员 张士英;在发展中增长[N];光明日报;2008年

7 记者 唐国忠;五原县2008年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9年

8 ;坚持优先服务陕西发展定位 加快集成创新成果转化步伐[N];陕西日报;2009年

9 记者 安海燕;赵世洪王爱民会见鲁能集团董事长徐鹏[N];廊坊日报;2010年

10 记者 郭锦润;中山要在大区域中找准发展定位[N];中山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言;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间关系优化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2 白琰;高寒草甸植物群落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形成的机制:是生态位还是中性理论?[D];兰州大学;2009年

3 马超群;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城市劳动力竞争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4 秦玮;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产学研联盟中企业动机与绩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易金;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中小品牌成长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孟丽菊;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马士斌;职业维度的生涯历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微微;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动态评价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徐雷;管束性城市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单玉红;基于土地生态位和多主体的城市居住空间演化情景模型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志强;重庆市綦江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周婷;“后过渡期”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定位探讨[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3 毛宁;企业生态群的形成机理及对区域经济的作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李付娥;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中原城市群旅游竞争力动态分析[D];河南大学;2009年

5 文春明;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卢羿;试论上海人才中介机构的发展[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肖玲莉;地方院校发展定位趋同化现象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史旗凯;优势中资企业发展定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9 胡茂波;地方民族院校学生家庭付费能力及资助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文晓国;恩施州主导产业发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503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8503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d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