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特殊需要儿童教育诊断评估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本文关键词:我国特殊需要儿童教育诊断评估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更多相关文章: 特殊需要儿童 教育诊断评估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摘要】:教育诊断评估是特殊需要儿童教育的起点,也是特殊需要儿童教育质量的保障。本文对近十年(1997-2006)国内关于特殊需要儿童教育诊断评估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梳理、总结、概括,探讨国内特殊需要儿童教育诊断评估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从而为我国特殊需要儿童的诊断评估的发展、完善提供借鉴。目前我国特殊需要儿童教育诊断评估研究反映出四个特征、六个问题与六个发展趋势。
【作者单位】: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特殊需要儿童 教育诊断评估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基金】:江苏“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D/2006/01/079)——“特殊需要儿童教育诊断与评估模式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760
【正文快照】: 特殊需要儿童是指在身心发展或学习、生活中与普通儿童有明显差异,因而需要给予区别于一般帮助的特殊服务的儿童。包括高于正常的超常儿童,学习困难儿童,有视觉、听觉等各种残疾的儿童,在某一方面某个时期在发展或学习中需短期或长期的各种特殊服务的非残疾儿童[1]。美国国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小满;;当前我国特殊需要儿童心理评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邓立波;;儿童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的多重评估模式[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王雁;智力残疾儿童的健康行为状况评估[J];中国学校卫生;2000年01期
4 张福娟,贺莉;自闭症儿童的诊断与评估[J];现代康复;2001年11期
5 李国瑞,余圣陶;自闭症诊断与治疗研究动向综述[J];心理科学;2004年06期
6 王小慧,张福娟;特殊儿童评估的新进展[J];中国特殊教育;2001年03期
7 韦小满;美国特殊教育立法中有关评估的法律和法规概述[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10期
8 顾群,刘翔平;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的两种评估取向的整合及评估模式的建立[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9期
9 刘艳虹,焦青,韩萍,谌静;视力残疾学生纯音听阈测试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6期
10 韦小满 ,唐春梅 ,于文;弱智学生最需要掌握什么适应技能[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翔平,张微;ADHD儿童亚分类与人格类型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2期
2 白学军;臧传丽;;发展性计算障碍研究及数学教育对策[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张福娟,贺莉;自闭症儿童的诊断与评估[J];现代康复;2001年11期
4 江琴娣,王璇;自闭症倾向儿童服从指令教育训练的个案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19期
5 郭梦和,钱雨红,李永贺,黄以乐;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术及听觉语言康复效果分析43例[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19期
6 王小慧;安秋玲;;教育评估的新方法:动态评估及其应用展望[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40期
7 梁焕萍;刘娜;;学习障碍儿童的干预训练[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26期
8 李国瑞,余圣陶;自闭症诊断与治疗研究动向综述[J];心理科学;2004年06期
9 王小慧,张福娟;特殊儿童评估的新进展[J];中国特殊教育;2001年03期
10 周念丽;自闭症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回溯与探索[J];中国特殊教育;200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闻戈;工读学生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特点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左志宏;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认知加工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范兆兰;动态评估理论与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燕华;心理分析取向的整合治疗模式对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治疗探索[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凌光明;小学低年级学业不良儿童的有意注意稳定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3 段晓霞;兰州市残疾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可行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阳雅;社交焦虑自评量表的编制[D];暨南大学;2003年
5 杨福义;工读学校学生自尊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璇;上海市自闭症幼儿诊断与训练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任真;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与中心信息整合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毛志宏;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与同伴接纳、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赵冰;错误信念推理的脑电表现[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10 齐力;动态测验在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鉴别中的作用[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安宁;61例儿童多动症院外误诊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1996年03期
2 黄雪梅,战立功,吴丽,冯喜全,姜胜玲,李晓琴,陆志;酚妥拉明皮内试验对诊断儿童期多动综合征的价值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7年03期
3 徐通,苏渊,钱燕,周翊,俞丽萍;父母对注意障碍、多动综合征患儿就诊的心态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8年01期
4 朱海峤,王欣欣,张勤;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及其分型的诊断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年01期
5 梁少霞,麦智广;持续性注意测验和Conners问卷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年02期
6 林玉霖,庄惠昌,郑玉涛;莆田县学龄儿童多动症的调查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1999年04期
7 杜德业,李伟明,陈镜松;广州城区儿童多动症流行病学分析[J];广东医学;2003年03期
8 胡虞志,余剑强;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研究[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9年02期
9 张静萍,于爱萍;合肥市学龄儿童多动症患病情况[J];疾病控制杂志;2000年03期
10 周卫华,任传波;15年儿童少年精神疾病诊断与治疗变迁[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海珍;;特殊教育需要儿童随班就读质量影响因素和对策[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徐德荣;徐晓虹;;教育协作理事会:特殊需要儿童社会支持系统的探索[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06期
3 余珍有;美国学前教育机构中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J];中国特殊教育;1995年03期
4 李凤英;;英国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与康复服务的特点[J];现代特殊教育;2009年03期
5 刘巧云;张芳;卢海丹;孙喜斌;黄昭鸣;卢红云;周红省;;特殊需要儿童听觉干预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8年04期
6 张英琴;赵俊萍;;关注特殊需要儿童的早期亲子关系干预[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盛永进;;特殊需要视野中对特殊教育研究的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07年12期
8 黄昭鸣;李孝洁;张伟锋;张磊;杜晓新;周红省;;特殊需要儿童语言干预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8年05期
9 郝振君,兰继军;论全纳教育与教师素质[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07期
10 胡晓毅;;论特殊需要儿童家庭与专业人员合作的几个核心问题[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本报记者 赵小雅 实习记者 熊春文;给特殊需要儿童更多关怀[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长春师范学院 刘平;应强化特殊教育的功能[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方俊明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融合教育:当代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魏巍;特教学校 用爱浇灌残缺的花朵[N];宝鸡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邓小群 沈小妮;深圳残疾儿童教育形成体系[N];深圳商报;2009年
6 记者 苏军;资优教育不是“制造”天才[N];文汇报;2009年
7 记者 杨秀勇;让残疾儿童在关爱中成长进步[N];六盘水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兰继军;论国外特教对象的演变对我国特殊教育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艾红;西安市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温江;小学校长对全纳教育的态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蒋科星;特殊儿童“缺陷人格”的教育关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598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859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