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7-09-16 11:09

  本文关键词: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复杂适应系统 学习型社会 主体性原则


【摘要】: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AdaptiveSystem,简称CAS)是一类很有代表性的复杂系统,复杂适应系统主要有主体性、层次性等特点。学习型社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具有复杂适应系统的上述特点,因此,CAS理论对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也颇具方法论意义。在CAS理论视野中,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应该遵循如下四个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整体涌现原则、活力性原则、标识性原则。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复杂适应系统 学习型社会 主体性原则
【分类号】:G77
【正文快照】: 一、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复杂适应系统(CAS)是一类很有代表性的复杂系统,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是美国计算机科学家J.H.H olland教授于1994年提出的。他认为,复杂性来源于系统内部,是系统内部不同层次的要素的适应性促成并发展了复杂性。用最简单的语言来定义复杂适应系统,它是由许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莫飞平;CAS理论与高校德育[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霞,张丹;组织学的旧范式和复杂新范式[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杨敏,邱菀华,杨爱华;复杂系统研究对决策分析的影响[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陈洪;孙宝国;杜毅;;论科学观察——科学研究规律探讨之三[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4 戴志敏,干瀚羽;中国证券市场的分形现象研究[J];商业研究;2003年17期

5 金笠铭;浅论新城市文化与新城市空间规划理念——创建中国国际化大城市的新思维[J];城市规划;2001年04期

6 赵友元;转换教育思维 重读“教育规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乔立恭;人文学科还是理化技术——关于教育技术学哲学基础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8 乔立恭;在进展中对电化教育再认识[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9 罗珉;论复杂性组织系统的进化[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2期

10 张嗣瀛;复杂性科学,整体规律与定性研究[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光烈;;视野、创造与境界:关于传播学学科建设的一些个人感悟[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淑生;企业集成系统和企业管理集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闫敏;企业系统演化复杂性与企业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吴晓军;复杂性理论及其在城市系统研究中的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4 张树人;从社会性软件、Web2.0到复杂适应信息系统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5 孙阳春;教育制序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晓志;不确定组合时滞系统分散控制若干问题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7 郝清赋;逻辑系统动态结构演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8 胡海辉;可持续发展的庐山风景区旅游规划方法与实践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9 郭晓林;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及共享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毛兵;中国传统建筑空间修辞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晔;复杂适应系统软件平台SWARM在金融体系中的博弈仿真研究[D];华侨大学;2002年

2 周业铮;基于复杂性科学的智能有机型组织范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3 胡新辉;中国股市复杂性实证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4 孙爱琴;幼儿园常规教育的文化批判[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魏奇;原生性产业集群演进的多主体模拟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6 杨义芬;解构主义与现代景观设计的探讨[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7 张群;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认识论构成及其转型[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潘志新;论人类不平等的对策[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术丹;基于演化经济学理论的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7年

10 刘燕君;基于传播领域的“先者生存”“优势富集”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素蓉;;终身教育思想演变及其在中国实践中的辨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年04期

2 郑艳萍;余凤池;;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6期

3 李守新;王嘉璞;王斌;;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地市级电大发展社区教育的思考[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4 陈艳玲;殷明;秦素碧;;构建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关于自考管理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郭延彬;王红军;葛轩;;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J];继续教育;2011年08期

6 傅立民;;学习型社会视角下的电大成人教育发展[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7 夏鹏;;以学习型社会理念建构大学继续教育策略[J];继续教育;2011年07期

8 吴国;;学习型社会视野中的开放大学建设[J];发展研究;2011年07期

9 朱孔来;李俊杰;;国内外对学习型社会研究的现状评述及展望[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周瑞珍;彭德良;;让学习型社区真正学习起来[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丹;刘力;;浅谈学习型社会的构建[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王为华;孙春山;;学习型社会与全面小康社会[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3 张次愚;;学习型社会和老年教育[A];老年学论文集(六)[C];2004年

4 张萍芳;;从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谈老年教育的几个问题[A];老年学论文集(六)[C];2004年

5 魏光丽;;自我导向学习之探究[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朱德恩;黄宏英;;创建学习型社区给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A];现代图书馆的人本主义思考与实践——2002江浙沪晋图书馆中青年论坛论文集[C];2002年

7 李小红;;公共图书馆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角色定位[A];和谐社会中的图书馆建设与发展——陕西省图书馆学会第六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8 查辉鹏;;略论科技馆在建立学习型社会过程中的作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9 哈莎;;构建学习型社会和成人教育创新[A];2003年中国成人教育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杨燕;;从生到死,我们边走边学——罗杰·布谢尔终身教育中国观的解读[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阜阳市妇联 梁红群;学习型社会与大众读书[N];安徽日报;2009年

2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高瑞泉;依靠现代传统创建学习型社会[N];文汇报;2009年

3 记者 缪志聪;常州率先建学习型社会[N];中国教育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陶婧;开卷有益 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N];南昌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郭璞;电大,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大有可为[N];临汾日报;2010年

6 北京教育考试院院长 王健;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撑[N];人民日报;2010年

7 记者 李丹 朱振岳;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 大力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通讯员 詹建京 记者 杜弋鹏;北京门头沟区创建学习型社会教育模式[N];光明日报;2009年

9 ;成人教育:为学习型社会做些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陈乃林;发展社区教育与建设学习型社会[N];中国教育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邢蕾;成人非正式学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希坤;推动学习型社会形成的科技动力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程立;论学习型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D];苏州大学;2005年

3 郭石杰;基于网格化和终身学习的湖北省学习型社会发展战略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4 许竹萍;中等职业学校图书馆在学习型社会中教育功能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5 杨磊;中英成人教育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陈振;终身教育理念下英国产业大学的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赵兴国;学习型社会下的成人学习策略运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罗丽萍;自我导向学习理论及其对学习型社会的意义[D];山西大学;2007年

9 马佳;欠发达地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文化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陈云;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发展定位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62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862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6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