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班调查:族群记忆正在走失——以贺州市土瑶民族班为例
本文关键词:民族班调查:族群记忆正在走失——以贺州市土瑶民族班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族群记忆 民族班 族群社会 普通话 贺州市 社区生活 失忆 民族服装 青少年 民族历史
【摘要】:
【作者单位】: 贺州学院初等教育系
【关键词】: 族群记忆 民族班 族群社会 普通话 贺州市 社区生活 失忆 民族服装 青少年 民族历史
【分类号】:G759.2
【正文快照】: 如果要在一个族群社区当中了解其族群记忆,着眼于当下情状当然是要选择成年人作为调查对象。如果要了解其未来走向,还是应当着眼于青少年,因为他们才是族群发展的未来。本文希望了解土瑶青少年的族群记忆状况,因而选择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因为青少年阶段是接受族群传统教育的最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俊满;;生态旅游的内涵及区域旅游开发——以广西贺州市为例[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2 柳唐镜;汪李平;;信都红籽瓜重茬优质增产综合技术[J];广西园艺;2006年03期
3 范玉春;汉语支瑶族的分布及族源初探[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陈小燕;贺州本地话音系及其特点[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周世中;;瑶族民间组织及民间法的现实影响——黔桂瑶族侗族习惯法系列调研之七[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李景隆;;论生态环境与审美意识——青海审美文化研究之一[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韦浩明;秦汉时期的“潇贺古道”——潇贺古道系列研究之一[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8 陈伟明,李琴;生态环境与平地瑶传统文化的变迁[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谭肇毅,陈志波,韦诗业;从桂东北平地瑶文化教育的演变看民族融合[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季芳;实践美学的生态维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赵玉;道家与儒家的生态观与审美观[D];山东大学;2006年
3 侯宣杰;西南边疆城市发展的区域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赵凤远;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梁凤;广西瑶族传统文化与当代民族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罗艳艳;民族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3 王紫萱;古代蒙古族生态文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4 宋小蒙;沈从文乡土文学的民俗审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胡洁娜;仡佬族审美意识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6 米舜;日、月神话与生态存在论:一种新的解析范式[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7 宋文钊;巴马人日常生活审美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8 韦文恒;同质异韵之美[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9 刘智英;白裤瑶铜鼓文化及其变迁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10 郭育晗;现代化进程中的壮族社会文化变迁[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先培;;北大、清华、师大等院校试办民族班[J];中国民族;1980年12期
2 ;党的光辉照耀下宁夏大学在成长[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3 臧伯平;;要重视和加强民族教育工作[J];中国民族;1981年02期
4 余活力;;根据民族特点,办好民族教育[J];中国民族;1981年06期
5 岫森;;春天的生机——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教育拾絮[J];中国民族;1981年06期
6 ;采取特殊措施 加强民族教育[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1年06期
7 ;针对实际情况 采取特殊措施 我省民族教育事业逐步恢复和发展[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1年02期
8 ;结合民族特点办好民族班[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1年02期
9 郎畴生;;大理州恢复和新办一批民族学校及民族班[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1年03期
10 谢启晃;民族教育问题浅议[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地里木拉提·吐尔逊;贾振红;;对高校信息类专业民族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A];全国光学、光电和电子类专业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专集[C];2002年
2 周桂玲;魏岩;梁风丽;;民族班《植物学》教学的几点体会[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3 张凤杰;刘政江;赵义梅;王孟湘;;浅谈如何上好民族班的生理理论课[A];中国生理学会第七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4 阿力甫;廖新玉;;论民族班测量教学的一些思考[A];全国测绘学科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黄鹤;;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打造民族精品教育——百色高中校园文化建设之探究[A];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广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陈仁烈;黄新都;;倡导教育和谐 创建优质民族教育[A];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广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彭嘉;杨梅;王延蛟;张慧洁;解晨曦;;民族本科班生物化学教材的选用标准[A];中医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通讯[C];2008年
8 樊泽;;民族干部的摇篮 民族教育的典范——纪念延安民族学院成立50周年[A];全国少数民族革命史文集[C];1991年
9 赵朝霞;;沿海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现状调查与探析[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霍文达;;略述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特点[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三)[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吴坤;进一步支持民族自治地方发展教育[N];法制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贺波 实习生 董华 罗乐;寄宿制——民族教育的希望[N];广西日报;2000年
3 四川乐山市政协 宋德福 鲁一正;关键是提高劳动者素质[N];人民日报;2000年
4 记者 范伟国、李德金;云南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N];人民日报;2000年
5 记者 范伟国、李德金;云南着力落实民族政策 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6 记者 田振山;内蒙古民族教育发展迅速[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主持人 单三娅(本报文艺部副主任);影视历史剧离历史有多远[N];光明日报;2001年
8 记者 李凤莲;我区蒙古语文工作繁荣兴盛与时俱进[N];内蒙古日报(汉);2001年
9 李睿;“减负不减质量”[N];云南日报;2001年
10 记者 高平;内蒙古夯实民族教育基础[N];光明日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菲;空间观念与族群认同[D];四川大学;2002年
2 彭恒礼;论壮族的族群记忆[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钟明杰;黑衣壮审美制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平锋;族群记忆、文化认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987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898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