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啃”到“品”
本文关键词:从“啃”到“品”
更多相关文章: 读书生活 阅读 出版人 恩格斯 精神探索 学术图书 文化消费 著作 时代性 文化休闲
【摘要】:正为了写《反杜林论》,恩格斯曾找了一堆杜林的"大作",一篇一篇认真阅读。恩格斯把这一过程,称之为"啃酸果",并说这个果子"不仅是很酸的,而且是很大的",但他下决心把它啃完。这个"啃"字用得十分传神。
【关键词】: 读书生活 阅读 出版人 恩格斯 精神探索 学术图书 文化消费 著作 时代性 文化休闲
【分类号】:G792
【正文快照】: 为了写《反杜林论》,恩格斯曾找了一堆杜林的“大作”,一篇一篇认真阅读。恩格斯把这一过程,称之为“啃酸果”,并说这个果子“不仅是很酸的,而且是很大的”,但他下决心把它啃完。这个“啃”字用得十分传神。中国人读书,,历来强调一个“苦”字。这和“啃”在精神上是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祺;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一点说明[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2 窦楷;《明镜记》读后[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3 康今印;《石壕吏》“如闻泣幽咽”异议[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4 王廷洽;获麟浅识[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5 容肇祖;容肇祖同志给姜国柱同志的信[J];社会科学辑刊;1980年03期
6 刘惠之;忆艾思奇同志[J];社会科学辑刊;1980年05期
7 ;作者·读者[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8 李钟模;指导学生看注释用注释[J];江苏教育;1980年11期
9 吴侃;想方设法,鼓励多读多写[J];江苏教育;1980年12期
10 ;读者·作者·编者[J];世界知识;198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诸葛殷同;;学习毛泽东建国后关于逻辑的思想的一些体会[A];理有固然——纪念金岳霖先生百年诞辰[C];1995年
2 商传;任道斌;;忆随刚主师江浙访书[A];明史研究第2辑——纪念谢国桢先生九十诞辰专辑[C];1992年
3 徐富明;;大学生阅读元理解准确性的特点与机制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戴平;;作文教学的冷思考——回顾与反思我的作文教学尝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5 江渭清;;江渭清回忆录(摘录)[A];江渭清纪念文集[C];2005年
6 赵云智(田友);;原洛阳中学学生、第三军医大学离休干部赵云智写的纪念短文[A];纪念吴芝圃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2006年
7 汤华春;;让课外阅读走向快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8 余蓉;;我手写我心——作文的写作源泉[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鲁豫;;图书馆与信息素养教育[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梁
本文编号:9024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902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