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远工程教育资源应用问题解读——开发本地社会教育资源
本文关键词:农远工程教育资源应用问题解读——开发本地社会教育资源
【摘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从2003年实施以来已经有7年的时间了,现在已经在农村中小学广泛推进,但是教育软件资源针对性不强、不契合农村教育教学实践的情况对农远工程的深入发展构成一定阻碍,对此文章提出开发本地社会教育资源以促进农远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地发挥农远工程效用。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系;
【关键词】: 农远工程 教育资源建设 社会教育资源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我国农远工程溯源为加强农村教育,促进教育事业现代化,提高国民的素质,2003年9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并明确提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呈领;程云;王艳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与开发的策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6期
2 李建珍;;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适应性发展[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11期
3 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1期
4 卢育林;试论“教育产业化”和社会教育资源配置[J];教育与经济;2001年02期
5 王宁;;辽宁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现状与问题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6 穆建亚;;农村社区教育中学校与社区的关系: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2期
7 王继新;杨九民;贾成净;吴丽娟;;提高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设施教学应用绩效的对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12期
8 查锐;;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12期
9 刘和海;孙宗凌;;绩效视野下的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反思[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6期
10 杨晓宏;贾巍;;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莹;建构远程开放教育集中实践环节的教学模式[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马莹;;建构远程开放教育中自主学习的模式[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李镜;庞江夏;;基于建构主义的英语课堂教学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汪正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高职教学改革的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柳有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李蓉丽;;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英语教学[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02期
7 任玉梅;胡小伟;;建构主义指导下计算机课教学实践分析及反思[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5期
8 丁邦平;建构主义与面向21世纪的科学教育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9 陈琦,张建伟;信息时代的整合性学习模型——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的生态观诠释[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10 陈琦,张建伟;基于多媒体的建构性学习环境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叶绿青;;设计一个弹性课堂学习环境——让学生上一堂英语课[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赵冬梅;郭荣华;陈海云;张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现状与思考[A];2007年河北省电子学会、河北省计算机学会、河北省自动化学会、河北省人工智能学会、河北省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会、河北省软件行业协会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徐小利;;浅论知识服务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启示[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莫永华;魏文展;寇冬泉;;以人类分层传播模式探讨认知派学习理论的整合[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5 丁玲;;建构主义理论对侦查逻辑教学的启示[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向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对当前新课改的启示[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7 邢晓春;;建构主义学习观对远程教学的启示[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喻平;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式及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善良;现代认知压观下的数学概念学习与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邢强;样例解题步骤编码对原理学习和迁移的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朱德全;问题系统教学设计探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郎益夫;中国高等教育投资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6 王文静;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桂春;激进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杨东;儿童解决学科问题认知模型的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任丹凤;中小学教科书编制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丽芳;网络教学师生互动平台应用调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姜洋;引导发现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唐爱琴;高一文言文课堂教学的衔接与具体做法[D];苏州大学;2010年
4 程之颖;新课程高中物理光学内容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唐玲;建构主义视角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陈金芝;职教师资培训中双元制模式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松光;初中历史问题导学三分法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秦伟;混合学习模式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苇丽梅;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韩怡;宝鸡市农远工程学校教育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力岩,李敏谊;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文化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2 赵丕元;影响学生远程学习行为因素的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8期
3 张立新;教学光盘播放点模式下复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5期
4 蒋国珍,张伟远,匡贵秋;对远程学生学习支持方式选择倾向的调查与分析——广播电视大学个案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5 周蔚;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的区域性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6 徐红霞;中国社区建设正在兴起[J];江南论坛;1998年10期
7 雷少波;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及其价值思考——改善学校教育的教育社会学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07期
8 陈列;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一个世界性的课题[J];教育研究;1994年04期
9 李艺,殷雅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文化内化问题[J];教育研究;2001年10期
10 吴丽娟;方正平;;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现状分析与建设思考[J];软件导刊;2006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孟小芬;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骞;代永兴;李娜;;教育资源区域共建策略及支持平台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1期
2 杨美娜;何庆;;基于网格技术的教育资源建设现状[J];才智;2010年20期
3 尚亚丽;;吉林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使用现状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4 贺志强;张京彬;;教育资源建设的项目绩效管理机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11期
5 刘山泉;浅议网络教学资源的科学管理[J];天津电大学报;2004年03期
6 曹卫真;;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与网络教育资源建设[J];中小学电教;2006年12期
7 袁俊;;网络环境下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14期
8 孙洋;成冬梅;;基于网络平台的教育资源建设、应用现状与建议[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07期
9 任长权;屈艳华;刘兴顺;;网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商业化运作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年09期
10 邹刚;敖永红;张银丽;;协同学原理和现代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关系[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超英;;加强个性化服务 创新教育资源建设[A];出版科学探索论文集(第9辑)[C];2010年
2 季平;周雪菲;;关于提高我省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对策研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赵冬梅;郭荣华;陈海云;张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现状与思考[A];2007年河北省电子学会、河北省计算机学会、河北省自动化学会、河北省人工智能学会、河北省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会、河北省软件行业协会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惠忠;;“八位一体”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培养新型财会人才的探索与实践[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杨建波;;知识管理理论在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中的应用[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6 权力;;农村的教育贫困与实现教育公平[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艳;卢晓明;;浅议校外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A];探索科技创新人才成才之路[C];2010年
8 俞欣;;徐汇区青少年科学研究院市二中学分院活动模式探究[A];探索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十九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11年
9 宋琛;邴喜;;以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为契机推动辽宁教育信息化建设——从应用效益角度思考工程的实施[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10 ;发掘社会教育资源 拓展社区教育阵地 扩大青少年教育覆盖面[A];全国基层关工委工作工作会议材料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涛;教育资源建设评点[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2 记者 王茸;南京青少年可分享沪杭社会教育资源[N];南京日报;2008年
3 余胜泉;地区级教育资源建设 结合本地特色统一规划[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4 常刘 特约记者 郭冬旭;社会大课堂坚定官兵理想信念[N];解放军报;2009年
5 常社教 刘洋 特约记者 郭冬旭;走进社会大课堂 感受改革大变化[N];中国国防报;2008年
6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三高级中学校 程乙聆;攀枝花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及思考[N];学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鲁振虎;大力提升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N];开封日报;2011年
8 顾祖华、吴寒月;借助社会教育资源育人才[N];解放军报;2003年
9 本文作者为广东省军区政治部主任 杨英凯;政治教育中要善于利用社会教育资源[N];战士报;2000年
10 汪蔚;一要合理的模式 二要运营的机制[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袁磊;“农远工程”背景下的小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周];新形势下的西北农村中小学校建筑计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瑞萍;论小学生社会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山西大学;2010年
2 丁转霞;研究型大学开放教育资源建设的途径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3 王娜;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陕北地区农村中小学发展路径研究[D];延安大学;2011年
4 郝伟臣;湖北教育网台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龙启文;绩效技术在农远工程培训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贾璐;基于绩效技术的农远教师培训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7 吴祥恩;“农远工程”网络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07年
8 田华;影响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信周;农远工程初中英语县级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构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小琴;基于农远工程的教师培训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045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004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