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国内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比较研究
【摘要】:对国内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与目标、机构设置与管理以及内容与形式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国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但需要考虑我国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特点,对国外经验进行本土化改良。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心理咨询 比较研究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起步早,发展成熟,最早可追溯到1896年威特默在美国宾州大学开设的第一家诊所和他所创办的第一家医院模式的学校,即俄勒冈学校[1]。目前欧美许多国家的大学几乎都设有心理卫生、心理咨询机构,并配有专职人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永祥;国外学校心理学发展的现状与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1993年03期
2 李明忠;;美国一流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色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3 李小鲁;;从英国牛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看广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J];高教探索;2006年02期
4 耿步健;叶昌友;;多伦多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与南京财经大学学生心理咨询的比较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5 江光荣,夏勉;美国心理咨询的资格认证制度[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鹏;李艳文;;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2 隋英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袁力;;中外高校道德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11期
4 周仕通;;构建应用型的证券投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J];当代经理人;2006年11期
5 程灵;健全学校心理服务机制和工作网络的若干构想[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6 李燕;;美国高校学生指导与咨询的专业化发展[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年06期
7 刘慧敏;;论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体系的构建[J];传承;2008年08期
8 裴学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成长路径与建构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04期
9 裴学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成长路径研究综述[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0期
10 王玲;;班级心理委员在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中的职责与角色定位[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裴学进;郑攀君;;国(境)外心理咨询资格认证制度与启示[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吴和鸣;张建和;;加强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组织与管理[A];全国第九届危机干预及自杀预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一)[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孙菊霞;创伤叙事与写作治疗[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许丹;我国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动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步平;广东高校男生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证型特征的流行病学研究及防治策略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4 向慧;心理治疗与咨询从业人员胜任特征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李高峰;生命与死亡的双重变奏:国际视野下的生命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崇莲;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王鹏;计算机模拟心理咨询病例系统的编制及现代测量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伟;重庆市职业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途径探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汪亚芳;美国学校心理服务体系研究及其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伟胜;网络自助式心理辅导方式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菲;城市优质高中绩优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潘珊红;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罗耀平;心理咨询师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D];西南大学;2008年
7 王润强;成都高校心理咨询从业者咨询胜任特征质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仲鹏飞;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作用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9 李莉;大学生心目中的心理咨询师形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程善兰;苏州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现状分析与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永胜;美国的学校心理学[J];心理学报;198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汉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07年16期
2 董惠娟;关于高校的心理咨询[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3 连仙枝;;我国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建设研究综述[J];延边党校学报;2009年06期
4 连仙枝;;我国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建设研究综述[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秦守哲;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现状的思考[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5年04期
6 周宏岩;高校心理咨询是发展性咨询[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7 陈永琴;提高咨询者素质,发展高校心理咨询[J];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8 曹建琴,胡凤春;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实效性初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9 张永红;;高校心理咨询常见误区举隅[J];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19期
10 张大均;我国高校心理咨询亟待解决的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振军;伍钢;冯敢生;王晔;徐宁;胡兵;魏黎黎;;EPID、CR及屏(铜)-片成像在放疗射野影像验证中的比较研究(ROC曲线分析)[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剑雄;朱雄兵;;全球金融危机中的地方民营经济发展比较研究[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6(2008~2009)[C];2009年
3 张晓波;;中美“生态走廊”模式之比较研究——兼论濒危物种生态评估制度[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2年
4 杨宁一;;宗教与邪教的比较研究[A];邪教防范与治理对策学术论文精选[C];2003年
5 金冬梅;张继权;赵万智;;中、日两国灾害风险管理对策体制比较研究[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金云;;有关中日两国大学生自卑感的比较研究——以自卑感的内容比较和其影响为中心进行探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黄毅;;英汉基本方位词的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刘芳;宋海勃;王莉;;部分埃及、前苏联长绒棉种质资源比较研究[A];中国棉花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七次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李云鹏;胡运权;吴必虎;;基于EUCS模型和ISS模型的旅游网站使用者满意度量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张磊;;沪港创意教学比较研究初探——关于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师生来我校访学交流的几点思考[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道一;《中国山水画与欧洲风景画比较研究》[N];美术报;2006年
2 王荣海;高校心理咨询为何受冷落[N];中国妇女报;2004年
3 记者 梁若韫;10城市比较研究 晋江力压群雄成为世界夹克之都[N];中国服饰报;2006年
4 姚伟钧;展示秦楚壮阔文明进程[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5 邓正来;“诅咒、发誓”引发的法学思考[N];北京日报;2006年
6 宋晓梦;在比较中探索规律[N];光明日报;2006年
7 穆土;总结中国哲学与文化的现代化历程[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8 王一江 长江商学院教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学院教授;劳动立法一定有利于劳动者吗?[N];经济观察报;2007年
9 熊宇翔;点石成金 梦想成真[N];金融时报;2006年
10 励漪;长三角·珠三角比什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华;加拿大与中国经济诈欺犯罪比较[D];北京大学;2002年
2 张立勇;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周松兰;中日韩制造业竞争力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彭善枝;环保产业与可持续发展[D];武汉大学;2004年
5 郝庆云;17至20世纪赫哲与那乃社会文化变迁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匡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梁安和;贾谊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8 黄利;保释与取保候审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何玉芳;赫哲族、那乃族文化变迁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秀花;卡尔梅克语与蒙古语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惠莲;公司瑕疵设立制度研究[D];华侨大学;2005年
2 常艳红;民事审级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方巧;旅游行业协会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4 李佳;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D];武汉大学;2005年
5 闫晓U,
本文编号:10050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005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