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用积极心理学构建高职女生幸福人生观

发布时间:2017-10-23 08:52

  本文关键词:用积极心理学构建高职女生幸福人生观


  更多相关文章: 积极心理学 高职女生 幸福人生观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新近出现的一种研究思潮,其不同于传统心理学对人性消极心理研究的过度偏爱,而强调人性的积极性,主张心理学重在研究和培养人固有的积极潜力,通过培养或扩大人固有的积极力量,使人真正成为一个健康且生活幸福的人。在我校五年制高职学生当中,女生占总体学生人数的近80%,用积极心理学构建女生幸福人生观,对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高职女生心理现状的基础上,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探索构建高职女生幸福人生观的有效教育途径,在最大范围内促进女生优秀人格的成长。
【作者单位】: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高职女生 幸福人生观
【分类号】:G444;G715
【正文快照】: 幸福是每个人都追求向往的人生目标,现代人却越来越多地缺失了幸福的感觉。怎样才能拥有一种洋溢积极精神、充满乐观希望和散发着春活力的心灵状态呢?积极心理学致力于个体优秀品质形成的研究,不仅仅关注于个体心理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更注重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谈兴华,黄运祥,陈玉平;五年制高职学生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03年03期

2 邵存林;;高校女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缺失与对策[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10期

3 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付国秋;;积极心理学介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5 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丛权;曹蓉;;积极心理学述评[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胡慧;;运用积极心理学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3 徐瑜姣;;师范院校公共课《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建议[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3期

4 蒋惠珍;;体育锻炼对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10期

5 左海燕;;浅析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J];搏击(体育论坛);2011年04期

6 王淑丽;;浅谈大学生的挫折心理及自我应对方法[J];才智;2010年13期

7 杨鸣;;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中的探究[J];才智;2011年08期

8 程玲;浅谈高职院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读者管理工作[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刘学华;;积极心理学与赏识教育的比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高小丽;;关于教育气氛的几点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淑敏;零售商业企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与积极应激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作松;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艳梅;积极情绪对任务转换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4 迟毓凯;人格与情境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芮;心理学与经济学的互涉[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马甜语;积极心理学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惠青山;中国职工心理资本内容结构及其与态度行为变量关系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9 程科;健全人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邓稳根;人格测验的项目反应过程与数据分析方法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苑清敏,李健;21世纪人才资源配置模式及其运行系统研究[J];工业工程;2002年05期

2 张帆;人才市场的信息分析[J];科技·人才·市场;2001年02期

3 涂文迁;两个平衡:人才市场的纽带功能[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严标宾,郑雪,邱林;自我决定理论对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贡献[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茂;;威灵顿公学为学生开幸福课[J];基础教育;2006年06期

2 徐菡;;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启示[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8期

3 张倩倩;田良臣;;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有效课堂教学构建[J];教书育人;2011年18期

4 刘思彤;;浅谈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教研);2011年07期

5 张烨;薛松;;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发[J];才智;2011年24期

6 任媛;;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8期

7 刘桂芬;;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团体心理咨询中的运用[J];广西教育;2011年18期

8 凌取智;周毅仁;;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诚信教育路径探新[J];池州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谭娟晖;;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10 吴彩荣;;在瑜伽练习中培养高职女生自我效能感的实验研究[J];体育博览;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胡英君;;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委员培训模式的探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白雪;缴润凯;;试论应为大学生开设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幸福课——由大学生频繁自杀谈起[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王丽;胡英君;;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委员培训模式的探讨[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赵霞;;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朋辈心理互助[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童辉杰;童定;;中国人心理健康的内隐理论[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张津凡;;乐观心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发[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7 徐传来;;积极心理学——平衡的心理学[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杨华;;积极心理学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应用[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张澜;;积极心理学下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钟暗华;;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及发展趋势[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丛;用积极心理学打造高“心”酬员工[N];工人日报;2010年

2 李彩艳编译;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探讨人类幸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吴润果;积极的人更幸福[N];健康时报;2010年

4 夏子章;在官兵心灵中播撒阳光[N];解放军报;2009年

5 ;中国也正面临幸福追求的转型[N];文汇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赵安平;金钱只能买6个月的幸福[N];健康时报;2005年

7 刘翔平;积极基因让你快乐[N];北京日报;2005年

8 黄爱群;快乐源泉在哪里[N];医药经济报;2003年

9 撰稿 李春雨 李薇薇;穿越心灵 把幸福叫醒[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林子;金钱和快乐如何换算[N];中国商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鲁静;品格优势的评估及其在心理临床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崔丽娟;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界定、特性与预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马甜语;积极心理学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张勇;西方心理学人文取向的生成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田喜洲;心理资本及其对接待业员工工作态度与行为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7 鲍立铣;上海刑警情绪及情绪调节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柳菁;心理弹性新论:多视角PAC人格模型理论与实证[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吴菁;烧伤患者早期心理干预模式的构建与验证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10 程科;健全人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乐;积极心理学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干预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2 郑兰;积极心理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田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徐迅;“比赛法”在高职女生篮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佳蕾;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周利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积极心理学理念与方法的借鉴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乾润梅;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龚继峰;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创新[D];南昌大学;2008年

9 张凤;高职女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10 陈春梅;高职女生职业价值观与择业效能感、人格特质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825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0825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4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