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0 00:23

  本文关键词: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中生 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培养高中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高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和核心。本文根据高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现状,提出了高中生应重点培养的八项积极心理品质:思维与洞察力、谦虚、信念希望、持重、执着、真诚、创造力、领导力。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高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五项策略:牢固树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心理体验;积极争取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构建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网络。最后,本文用实例详细展示了如何培养高中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作者单位】: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
【基金】:孟万金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国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推广”(批准号:FBB06024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引言现代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个体具备广博的知识、良好的能力结构,而且需要个体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都会发生急剧动荡的变化。随着高中生生理、心理的进一步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独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创新的抓手[J];中国德育;2010年10期

2 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3 官群;孟万金;John Keller;;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04期

4 王新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孟万金教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进程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10期

5 余晓灵;孙燕;王新波;;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内容的序列化研究——以北京市第十九中学学生问卷调查为例[J];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12期

6 王新波;;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数据库建设新进展[J];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丽;;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探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晁忠雷;师范生心理失调探源及对策[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王琨,张日f;中小学教师应有心理咨询师的态度[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4 王建中;;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王晶晶,贾晓明;大学生异性交往与性别角色认知[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金锦贵;;浅谈历史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1年24期

7 潘丽娟;;爱的付出、心的交流——职业中学班主任基本素养初探[J];才智;2011年30期

8 杜颜珍;;浅谈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J];才智;2011年31期

9 卢世伦;刘华山;;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原则和途径[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白秀丽;陈爱梅;孙凌晨;;新时期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欢龙;;农村中学生不良品德的心理分析及其教育对策[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2 钟雪梅;;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3 胡婉媚;王洪明;;荆州部分地区中学生化学学习动力的调查与分析[A];湖北省中学化学“两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文件和论文集[C];2007年

4 刘一村;;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张小菊;赵敬;;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适应性的关系,积极心理品质的中介效应[A];教育科学的探索——北京联合大学教育科研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鲁静;品格优势的评估及其在心理临床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丹;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家庭功能、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及其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围;积极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秦柯;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的当前我国中学室外环境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潘世松;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范树成;德育过程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婷婷;自我调节学习过程中的动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田菁;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9 赖运成;中学生人际敏感性的结构、特点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10 张婵;青少年积极品质的成分、测量及其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志凤;自我评价提高高一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陆伟骥;无锡市滨湖区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程英;基于学生认知心理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D];苏州大学;2010年

4 蒋宁;论高中历史教学中民主意识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雪飞;语用视角下的高中英语阅读训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岳萍萍;中职作文讲评教学策略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孙敏;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朱平原;情绪状态影响高中生远距离联想的实验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朝敏;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强;基于现代教育评价理念的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德立,马惠霞;论心理健康素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4期

2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12期

3 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4 罗t,

本文编号:12054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2054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e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