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田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 森田疗法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出处:《社会心理科学》2010年Z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森田疗法是森田正马在对自己神经质体验和实践的基础上创立的,它既是一种心理疗法,更是指导精神健康发展的生活原则和处世态度。本文通过对森田疗法的深入分析,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提出了一些增进心理健康应具有的生活态度,以及提高心理健康的具体方法,以期能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Abstract]:Morita therapy was founded on the basis of his own neuroticism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It is a kind of psychotherapy. Through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Morita therapy, combined with the psychological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life attitudes to improve mental health. And the specific ways to improve mental health,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森田疗法是20世纪20年代由日本的森田正马博士在对自己的神经质症体验和多年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立的,它不仅提供了心理治疗的方法,而且重视心理的过程,给人们提供的是一种保障人类心理健康发展的生活原则和处世态度,这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吕伟红;高校心理咨询可运用森田疗法[J];北方论丛;2002年05期
2 蔡颖;;森田疗法对现代社会健康群体心理调节的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1期
3 王见明;森田疗法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适用性[J];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章芳;大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分析及体育教学中对策[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孙匡正;刘启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3 段昌华;;浅谈高校图书馆工作与大学生健康心理培养[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4 陶漫;胡文靖;;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和对策——以皖北地区5所地方高校为例[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庄郁馨;周博文;;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措施[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吕连福;高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教育对策探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胡珊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张懿;孟庆瑶;;大学生幸福教育刍议[J];北京教育(德育);2008年02期
9 李尚民;;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12期
10 刘恋;葛喜平;;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东蕾;;山西师范大学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及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夏昌祥;张红武;鲁克成;李志宏;;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调研报告[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3 宋京晶;周蜜;施钢;;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与发展特点[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4 樊富珉;;心理健康教育:21世纪高等教育的新课题[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聂万勇;裴秋宇;秦瑛;;我国大学生心理及高校心理咨询状况调查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黄丽娜;赵德军;;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综述[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伍翔;;朋辈辅导员培训促进高职大学生提高的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赵崇莲;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王倩;媒体时代大、中学生处理暴力和色情信息的德育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薛利锋;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静;当代大学生儒道传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廖运生;大、中学生正义感培育的困境与出路[D];南昌大学;2010年
6 孟盛彬;达斡尔族萨满教习俗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苗春霞;基于和谐理念的大学生生命质量及其评价[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晶;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压力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张玉;健美操课对女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及身体自我概念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孟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下校园心理环境优化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廖永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永峰;安徽省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陈新星;我国大陆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20年[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谭伟贞;高职院校单亲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8 王向前;基于Web的心理咨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李婷;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10 梁三平;山西省某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亮;朱君;;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作用[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张艳芬,彭海滨;从“伤熊事件”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3年02期
3 左芳;胡火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预警与干预研究[J];广西教育;2010年03期
4 葛玲;;因势利导,注重方法——从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谈起[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2期
5 刘景绮;;浅谈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健康教育[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S2期
6 杨正英;;刍议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J];大学教育科学;2010年02期
7 李燃;陈少东;;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问题探析[J];民营科技;2007年09期
8 王红星;;防止大学生误入传销的应对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05期
9 欧亚利;;浅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潘清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原因及其干预[J];柳州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彦春;;高校图书馆人文素质教育新探[A];广西图书馆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27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希庆;;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留言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3 王玉;;试析心理量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应用状况[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4 徐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的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5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董海婧;褚宇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迟立忠;周湘文;;大中学生身体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整体自尊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杨凯;张烨君;;当代大学生诚信人格特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罗佳;姚本先;;当代大学生形象的心理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吴佳时;李健宁;;大学生无气力现象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云斌 任建军;禹城:民警心理健康辅导室作用大[N];人民公安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张莉贝 本报通讯员 孙宇锋;我市首家教育心理咨询站两年织成一张心理健康辅导网[N];台州日报;2010年
3 记者 王雪帆;让孩子的世界充满阳光[N];大庆日报;2010年
4 首席记者 高淑华;辽油教育首期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开班[N];盘锦日报;2008年
5 阮志友 记者 姚静松;生活中给予关爱 工作中给予支持[N];人民武警;2010年
6 楚天欧亚职业学院 熊端练 徐普查 沈丹;把握大学生心理特点 提高管理和教育质量[N];黄冈日报;2005年
7 闻白;大学生卖鸡蛋的启示[N];人民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李青山 实习生 顾艳伟;南宁大学生有车族浮出水面[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9 王海燕 通讯员 王秋凤;首批123名大学生赴京郊支教[N];北京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裴睿 张全能;进京当保姆 最大收获是学会忍耐[N];成都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6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7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10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曦;高校生命教育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曾成义;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胡凛;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心理预防和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卫一;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5 糜志雄;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因素结构探究[D];苏州大学;2004年
6 赵静;信息商及其测度——以300名大学生测试为例[D];四川大学;2004年
7 余锡祥;江西省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门苗;论大学生政治文明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高迎浩;大学生愤怒情绪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10 阳柳青;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907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490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