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的价值建构功能开发
本文选题:审美教育 + 价值建构 ; 参考:《教育评论》2010年01期
【摘要】:审美教育的价值建构功能,因审美教育的独特性而凸现。将教育的社会化和美学的意识形态性结合起来,自然拥有了价值建构的效应;审美价值渗透生活中的一切价值判断,提供非异化认知模式;促使人用平衡协调的心理结构对美做出正确的反应,使价值建构潜移默化到人的心理图式中;施予人正确高尚的审美价值观,提升人的灵魂和境界,从而优化人的人格体系。
[Abstract]:The value construction funct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s highlighted by the uniquenes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Combining the socialization of education with the ideology of aesthetics, it naturally has the effect of value construction; the aesthetic value penetrates all the value judgments in life, provides the non alienated cognitive mode, and encourages people to make a balanced and coordinated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to the beauty. The correct reaction makes the value construction imperceptibly imperceptibly into the human mental schema, giving people the correct and noble aesthetic values, promoting the human soul and the realm, thus optimizing the human personality system.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基金】:2009年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对话与交往——当代美育审美价值观建构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批准文号赣教规划办字[2009]2号
【分类号】:G40-01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志荣;实践论美学的发展历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章池;;马恩悲剧理论在20世纪中国接受影响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姚珧;;色彩心理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4 李轶;贾志宾;董艳;;招贴设计中的“少即是多”——简约主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5 王凯;;恐惧是人类的心灵语言——恐怖片中第一人称视角的视听特点及心理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6 刘盛楠;;浅析宗教想象与艺术想象的区别[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7 张沛;;高校艺术审美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曾繁仁;;乐黛云教授在比较文学学科重建中的贡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杨希;;基于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视角下的《钢琴课》[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6期
10 王焱;论三大类型中西古典悲剧的差异性[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北霞;吴卫;;浅谈九宫数图在分形艺术中的应用[A];2005年工业设计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张永升;;蒙古族吉祥图形的美学研究[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3 王大康;许洪春;;运用综合设计作业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A];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研讨会议论文集(卷1 教学论文)[C];1995年
4 刘根生;;创新中的疑窦——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几点质疑[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5 孙秋霞;;艺术类博物馆与青少年美育[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舒携溺;舒挽溺;;人类精神是艺术创新之魂——兼论形象思维与艺术形象[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冠衡;从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的角度探讨植物造景艺术[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张金梅;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海静;审美自由论[D];复旦大学;2003年
5 姜英;网络文学的价值[D];四川大学;2003年
6 白晨曦;天人合一:从哲学到建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张建;立美教育认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秦元东;论艺术能力及其对儿童艺术教育的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冬梅;产业化旋流中的艺术生产——当代中国艺术产业化问题的理论诠释和实践探索[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栾庆伟;论武术套路的表演艺术[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冯素娟;服装平面广告图形的同构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耿哲;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园林中的应用[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茹辉;黄仲则纪游诗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袁媛;论科学创造中的审美活动[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姣美;明清以来的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D];湘潭大学;2010年
8 刘雯娟;探析艺术创作主体的心境差异对艺术作品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胡峻岭;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葛娟;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D];苏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卫星;蔡志荣;;价值观与审美价值观的沟通——论审美教育与价值建构的内核[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魏若华;鲁迅先生与审美教育[J];宁夏教育;1983年12期
3 袁宝玲;;试论中等艺校语文课中的审美教育[J];平原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4 王文哲;;高等学校要重视审美教育[J];高教研究;1995年04期
5 佘惠霖;关于师专数学专业审美教育的思考[J];河池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2期
6 武西娜;审美教育是审美掌握世界的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7 吴光;语文课中的审美教育方法[J];教育艺术;1999年09期
8 方永和;;班级管理中审美教育初探[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9 林勇成;中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析[J];教育评论;2000年02期
10 刘创;;论审美教育与校园文化[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闻樱;;试论音乐史料在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刘媛媛;刘太平;;在文学欣赏教学中强化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 施江斌;;试论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4 张传燧;;论玄学与魏晋南北朝审美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谭静波;;重视青少年京剧审美教育问题[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6 农磊;;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7 季伏昆;;以文致美 以美育才——略论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8 潘智彪;;美育与人的审美需要[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孙燕生;;科技馆之美育[A];学习型社会与科技馆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3年
10 马卫星;;音乐心理学在大学审美教育中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睢县回族高级中学 赵玉梅;语文课堂教学审美教育浅论[N];学知报;2010年
2 梁学杰;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审美教育[N];黔西南日报;2009年
3 临颍县王孟一中 孟燕;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N];学知报;2010年
4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方珊;网络,让美育更“美”[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郸城县实验中学 许瑞红;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N];周口日报;2008年
6 吴小红;强化青少年的审美教育[N];安徽日报;2003年
7 郑海燕;浅谈博物馆对未成年人的审美教育作用[N];中国文物报;2005年
8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王文革;审美教育的立足点[N];光明日报;2009年
9 武胜县万善初级中学 陈源;语文教学中须重视审美教育[N];广安日报;2005年
10 杨家友;重视崇高在审美教育中的最高作用[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振成;现代性社会与价值观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飞云;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3 刘济良;论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祖国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席佩亚;价值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郑素华;审美教育行为特征的人类学探析[D];复旦大学;2008年
7 赵崇乐;体育审美教育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陈艳红;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刍论[D];复旦大学;2009年
9 闫翠静;席勒的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唐小林;现代汉语诗学与基督教[D];四川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丽;论中师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苑琛;审美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3 詹雪;高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和审美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亚男;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丽;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刘国友;论中学语文审美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严萍;关于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冯小靖;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夏纯灿;农村留守青少年价值观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虞卓;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881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888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