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分析
[Abstract]:Under the banner of equality and justice, the concept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dvocates the theory of value democracy and cultural randomness, and provides reasonable course choice, practical choice and value choice under the test of reality. So that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self-conflict and integration to seek a new "tolerance mode." The concept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this paper has som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continuity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mutual promotion with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the education of morality and values as the core.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国际学院;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希;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实践与局限性[J];美国研究;2000年02期
2 余维武;;多元文化时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评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07期
3 郑白玲;;论多元文化对和谐社会教育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向华,颜晓丽;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与价值澄清[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李国庆;;从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到品格教育——美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方政;;论社会角色理论在大中学校德育实践中的应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4 韩家炳;;中国学者多元文化主义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以加拿大和美国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9年06期
5 杨超;;论美国黑人平等就业政策的形成[J];北方论丛;2011年01期
6 李海岚;;试用中国的儒学和谐观解析美国的多元文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8期
7 赵文芳;;价值澄清理论及其启示[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范先明;;美加多元文化主义的产生及发展探索[J];长城;2012年06期
9 郭志伟;;略论哲学价值观教育中的基本矛盾和选择价值观的原则[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王乐;庄俊荣;;教育理想的构筑——杜威民主主义与多元文化主义的比较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赵宁;;多元文化到跨文化——由法国政府驱逐罗姆人事件引发的思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毛家武;;多元文化主义视野下的普利策新闻奖特稿[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向永;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晓波;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亚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D];西南大学;2011年
6 王伟忠;高校腐败行为与廉政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唐霞;中美爱国主义教育现状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春艳;价值澄清理论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借鉴意义[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伟;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学习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黄珏子;多元文化融合背景下的道德宽容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杨春娇;多元融合之下的统一[D];南昌大学;2010年
5 吴红兵;在多元文化视角下解读以共同成长为目标的本土“成长向导”社会工作模式[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华;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反响[D];河南大学;2011年
7 杨旭;中国“90后”高中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刘会亭;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培育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9 张f ;福柯主体解构观与多元文化主义比较评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静;多元文化视角下澳大利亚原住居民民族身份确认同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A.威尔森;美国道德教育危机的教训[J];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2 高鉴国;试论美国民族多样性和文化多元主义[J];世界历史;1994年04期
3 沈宗美;对美国主流文化的挑战[J];美国研究;1992年03期
4 李剑鸣;关于二十世纪美国史学的思考[J];美国研究;1999年01期
5 王希;何谓美国历史?——围绕《全国历史教学标准》引起的辩论[J];美国研究;1998年04期
6 郑金洲;多元文化激荡中的教育变革[J];学术月刊;2005年10期
7 石中英,余清臣;关怀教育:超越与界限——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包景泉,金志远;多元文化教育的批判与反思[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曹芳;;析美国多元分化教育的课程理论[J];语文学刊;2010年13期
3 冯广兰;孙龙存;;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思潮探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5期
4 高星原;;多元文化下学校应搭建文化共享平台[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04期
5 柴宝勇;朱其剑;;超越与反思:当代西方多元文化主义的教育观述评[J];理论与改革;2007年04期
6 荣司平;;论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理念[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罗东山;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教育[J];民族工作;1997年08期
8 万明钢;;从“差异”走向“承认”的多元文化教育[J];教育研究;2008年11期
9 张学强;;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质与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品性[J];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10 陈华;多元文化主义、多元文化教育和美国的文学教学[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荣立;;试论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及功能[A];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广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杨永威;;发挥多元校园文化在育人中的功能[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 吴练;;营造校园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A];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广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程琳;;浅析校园文化与学校德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5 赵景丽;周红;;心灵的沃土——浅谈校园文化对学生心理的影响[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6 ;传承校园文化精髓 构建先进的校园文化[A];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广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揭家新;;试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8 陈兴华;;科学地构建校园文化发挥德育与心理教育的功能作用[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9 李能春;朱伟雄;;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A];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广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阮庆贺;;当好五种角色 塑造校园文化——一个校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践与思考[A];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广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张国卿;学校应重视建设校园文化[N];益阳日报;2007年
2 徐庆全;“保树立人”的启示[N];检察日报;2011年
3 李太恒 钱昌愈 谢长春 卢秀 江琳;如何打造校园文化[N];重庆日报;2002年
4 叶扁舟;校园文化谁来建[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5 蔡迎博;理想中的校园文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6 余日柱;培植校园文化 夯实健康发展路[N];中国环境报;2007年
7 郭矿生;用心经营校园文化[N];中华新闻报;2007年
8 楚春霞邋曲延军 翟培新;播下艺术的种子[N];淄博日报;2007年
9 朱应儒;全市第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拉开帷幕[N];金昌日报;2008年
10 王辉 傅汝强 胡伟;诸城:廉洁文化融入校园文化[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缅;加拿大多元文化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彭永春;美国高校多元文化教育演进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爱民;美国多元文化主义起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靳淑梅;教育公平视角下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吕耀中;英国学校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波;美国艺术教育思想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布和;建设和谐文化视角的少数民族教育质量评价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林元富;论伊什梅尔·里德后现代主义小说戏仿艺术[D];厦门大学;2008年
9 毛家武;媒介生态视野下的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10 欧群慧;云南省黎明市孟波镇中学多元文化教师民族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阚丽;加拿大特殊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2 臧琰琰;美国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吴光益;论中学校园文化的功能与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陈艳宇;多元文化教育的历史发展与价值取向[D];西南大学;2006年
5 邓敏;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婧玲;高校行政管理建筑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7 夏宝慧;高校校园文化模式构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8 王锐;校园文化对大学生道德心理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9 朱梅梵;理工科大学“人本型”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罗小寒;我国合并高校校园文化整合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803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180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