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问题学生”认识的思维转向——从本质主义到建构主义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a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thinking paradigms of essentialism and constructivism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problem students", and to point out that "problem students" is a kind of subjective construction and is artificially "calibrated", in fact, they are the existence of process.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鲁东大学心理与教育学院;
【分类号】:G4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慎柱;;“问题学生”的本质论与社会建构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年03期
2 李志祥;林克成;王寅龙;王希武;李前进;;情境化教学设计方法浅探[J];价值工程;2011年21期
3 许华琼;胡中锋;;对有效教学研究的研究[J];中小学管理;2011年09期
4 王聂飞;;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日语教学模式探析[J];知识经济;2011年17期
5 聂晶淼;;如何依托教材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J];才智;2011年19期
6 吴叶葵;王衍;;建构主义视角下数据库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邓明学;曾占林;;基于问题学习的网络教学设计思考[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8 于春梅;;建构主义理论下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J];才智;2011年16期
9 丰云;;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课程教学设计探究[J];职业时空;2011年06期
10 王娜;司晓霞;任晓静;;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几点反思[J];中小学电教;2011年Z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郝德永;;课程的本质主义症结与“合法性”危机[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2 李凤来;;浅谈任务驱动式教学[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年
3 梁建国;;“运用资源库建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中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4 刘云;张立国;;网络环境中探究式学习的结构分析和案例设计[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5 傅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和原则[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黄应会;充分体现建构主义理论[N];光明日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尹艳红 于怀清;“拯救男孩”,我不认为需要特别的关注[N];中国妇女报;2010年
3 市职教中心 魏科华;新课程教学的应用策略[N];邯郸日报;2008年
4 河南省新安县北冶镇北冶一中 刘娜;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优化语文课堂教学[N];学知报;2010年
5 程先国;送教下乡: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N];中国教师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茅卫东;基础教育信息化探索没有尽头[N];中国教师报;2009年
7 余胜泉 吴娟;为什么能成功:理论创新+技术支撑+务实工作[N];人民政协报;2009年
8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教师进修学校 李贺;网络课程设计初探[N];学知报;2011年
9 长治九中 王旭勤;新课程学生学习方法之探究[N];山西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岳伟;批判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任友群;现代教育技术的建构主义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吴东方;复杂性理论观照下的教育之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房慧;经验学习的反思与建构[D];西南大学;2010年
6 王洪兰;科学主义与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亚娟;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2 崔春梅;学习支架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顾琳;“建构主义热”的冷思考[D];苏州大学;2008年
4 姜旭霞;网络辅助中专学生英语阅读教学[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蕾;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计算机辅助交互式翻译教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晓惠;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自主探究”式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7 刘春;建构主义的道德学习观及其教育学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周莹;WebQuest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赵嫦花;基于本体的学科知识库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郭德yN;论教育本质的三种哲学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811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181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