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教育回报率的城市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16 18:06
【摘要】:文章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6)数据,按照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其他三类城市分组,通过OLS估计方法分析了教育回报率的城市差异。总体性分析表明,教育回报率在直辖市中最高,省会城市次之,其他城市最低;结构性分析又发现,直辖市中"大专及以上"的教育回报率最高,省会城市中"高中或中专"的教育回报率较高,而各类城市中"初中及以下"的教育回报率都很低并且不存在明显的城市差异。作者从城市产业的生产率优势、劳动力流动性及城市生活成本等方面,对教育回报率的总体性和结构性城市差异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并提出了一系列探讨性的政策含义。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China Comprehensive Social Survey (2006), according to the grouping of municipalities, provincial capitals and other three kinds of c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urban differences of educational returns by OLS estimation. The overal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rate of return on education is the highest in municipalities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followed by provincial capitals, and lowest in other cities. The rate of return on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or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is higher in provincial capital city, but the return rate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and "below" in all kinds of cities is very low and there is no obvious urban difference. The author analyzes and explains the total and structural urban differences in the rate of return on educ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productivity advantage of urban industry, the mobility of labor force and the cost of living in cities, and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policy implications.
【作者单位】: 东北财经大学劳动就业与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中心;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G5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敏;;关于扩招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2期

2 王明进;岳昌君;;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的计量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2期

3 孟大虎;制度性分割、人力资本粘性与失业问题——以东北地区为例[J];长白学刊;2005年04期

4 姚先国,张海峰;中国教育回报率估计及其城乡差异分析——以浙江、广东、湖南、安徽等省的调查数据为基础[J];财经论丛;2004年06期

5 岳昌君,文东茅,丁小浩;求职与起薪: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11期

6 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7 任兆璋,范闽;中国教育质量与收益率的微观计量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9期

8 吴克明;大学生就业冷背景下大学热的经济学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4期

9 罗楚亮;;教育、收入与主观幸福感[J];理工高教研究;2006年01期

10 杨俊;李晓羽;张宗益;;中国金融发展水平与居民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忠斌;人力资源后发优势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李慧勤;高等教育收费与学生资助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钱雪亚;中国人力资本水平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沈华;中国国家助学贷款多元化偿还模型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叶欣茹;中国高等教育社会投入需求预测[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任红艳;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适度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杭永宝;职业教育的经济发展贡献和成本收益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8 孙大文;我国教育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李晓华;技能回报、经济转型与工资不平等的上升[D];浙江大学;2007年

10 廖桂蓉;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芳;我国城乡教育差距的经济学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杨薇;农村籍大学生教育个人成本收益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3 聂盛;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周群英;硕士研究生教育个人投资成本—收益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5 张海峰;教育不平等的收入分配效应:理论与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04年

6 聂绪海;人口地理信息系统支持的零售单位空间布局分析[D];四川大学;2005年

7 包宁;农村教育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祝富钧;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6年

9 吕世斌;教育和收入不平等[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张楠;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阻碍因素与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邢春冰;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工资决定机制考察[J];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2 齐良书;;国有部门劳动工资制度改革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对1988-1999年中国城市教育收益率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5年04期

3 孙志军;中国教育个人收益率研究:一个文献综述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昌英,,杨树森;投资教育回报率最高[J];理论月刊;1996年03期

2 袁霓;教育回报率与收入性别差异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年15期

3 石践;罗佳;;中国教育投入回报率及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对比[J];华章;2011年13期

4 孙妍;商国龙;;受教育水平、教育回报率与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6期

5 李晓飞;;我国农村教育回报率变动及其涵义[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6 邢春冰;;分位回归、教育回报率与收入差距[J];统计研究;2008年05期

7 黄志岭;逯岩;樊小钢;;过度教育的收入效应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10年06期

8 钟甫宁;刘华;;中国城镇教育回报率及其结构变动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04期

9 张立新;苗薇薇;;教育回报率估算方法之调整及缺陷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刘华;钟甫宁;;收入差距与教育的逻辑关系解析——基于需求角度的理论框架及实证检验[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刘志良;中国教育:量与质的飞跃[N];金融时报;2004年

2 本士平;以制度化手段破解“寒门难出贵子”难题[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彭竞;中国教育回报率的城市差异及原因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邓飞;我国城乡教育公开的现状与发展测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海峰;教育不平等的收入分配效应:理论与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04年

2 桑操;我国教育回报水平的估算与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潘志勇;中国城镇教育回报及其来源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4 陈华;两性微观教育收益差异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5 许福娇;居民教育收益率的估计[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6 周宁;吉林省财政教育投入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小顺;我国教育收益率内部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21867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1867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6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