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线反思的个案分析
[Abstract]:Online reflec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m of teaching reflection, but at present many online reflection is merely formal and has not received the effect of reflection. In order to further explore the status of online reflection of blog-based teache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ducational reflection module in Haining teacher blog and the educational narrative module in Suzhou education blog by using the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although the content of reflection focuses on classroom teaching, However, there are some deficiencies in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teaching contents. The reflection focuses on teaching practice, there is little reflection on theory, the reply of log is relatively lack,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is not enough.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reflect on-line better. This research is instructive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teachers' reflective teaching.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向东,王兴辉,高丹丹,张际平;博客文化与现代教育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2 李玉华;邱文;王凤玲;;基于blog平台培养未来教师反思能力的探索与思考[J];世界教育信息;2008年05期
3 储明岳;;构建群体反思新环境——Blog+QQ群促进教师反思的研究[J];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02期
4 王恩惠;;教学反思的失真及回归本真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03期
5 唐晓勇;杨征;;教育博客:繁荣背后折射的隐忧[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Z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红玲;论教学反思[D];山西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艳妍;;反思性声乐教学方法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2 宋莉;;反思性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角色探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谭亮;;博客在农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9期
4 尹小芳;;关于反思型外语教师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王冰;张彦增;;情感在反思性教学的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6 姜千秋;刘浩;;“反思性”教学法在高校排球教学中的运用[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7 李星亮;吴玉新;;反思性教学与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的探索[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杨智祯;;反思的哲学理由——杜威的经验主义哲学[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何芳;Blog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王希海;;关于如何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徐惠良;;构建初中数学教与学反思机制的实践与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岳斌;;如何做一名好的实习老师[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第七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晓巍;;中学化学教学反思的思考与实践[A];湖北省中学化学“两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文件和论文集[C];2007年
4 缪建平;;引领教师进入“反思性教学”状态[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5 周如俊;;校长要变教学反思“苦差”为教师成长的“追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6 孔凡哲;;数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困惑及若干对策[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吕丽环;叶雪梅;;论反思型数学教师的主体性[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赵金梅;;促进幼师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四条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南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天平;追寻完整的人[D];西南大学;2011年
5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6 曲新艺;学校体育教学问题的教育生态学诊断[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7 李凤英;代理签名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模型及实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邱峰;远程医学教育临床技能培训模式与平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吕红日;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耀明;论教学的差异性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亮;正念思想下体验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丽;中等职业学校实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现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董春梅;反思性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贝贝;从建构主义角度反思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李红珍;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古鸿燕;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唐宜宝;中学地理的教学反思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韩健萍;博客式家长园地在家园共育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晓维;高职英语反思性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刚;教育实习网络支持平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加霞,申继亮;国外教学反思内涵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2 张建伟;反思——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新思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3 俞国良,辛自强,林崇德;反思训练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4 刘正伟;培养反思型教师:从教育实习开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5 曲铁华,冯茁;专业化:教师教育的理念与策略[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6 姜家凤;在教学反思中学会教学[J];江苏教育;2003年11期
7 廖为海;以反思为中心:美国未来教师培养模式及启示[J];基础教育参考;2005年08期
8 王恩惠;;通往名师的有效途径[J];基础教育参考;2008年05期
9 傅伟;教学反思简论[J];教学与管理;2004年19期
10 张立昌;自我实践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储召红;论教学反思及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瑾;教学反思刍议[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3 陈荟;对一位中学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徐智;中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向东;张田力;冉纯洁;;教师在线反思的个案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05期
2 刘华;敖谦;;“博客”用于教学领域之益处[J];福建电脑;2007年12期
3 靳月香;;博客在文献检索课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新世纪图书馆;2009年04期
4 田洁;韩瑞平;阎世竞;;我国女性图林博客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年04期
5 吴红敏;;个人博客在现代教学作用中的初步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05期
6 陈一舟;;体察民情非要开“博客”吗?[J];中国信息界;2006年06期
7 潘飞;;应对博客危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J];国际公关;2006年04期
8 项立刚;;收费会不会成为博客网站的生存模式?[J];通信世界;2006年29期
9 ;菲尔·温德利的Blog[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6年27期
10 石菲;;博客撬动了什么?[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6年Z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春燕;;博客写作让网络作文如虎添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2 彭兰;;微博客对网络新闻传播格局与模式的冲击[A];新闻学论集(第24辑)[C];2010年
3 王斌;严敏婵;陈晖;朱忠;;医学临床教育中的博客化教学与管理[A];2007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程莉;;博客MSN Spaces使用动机初探[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姜洪伟;;博客写作的类型与文体特征探析[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6 陈丹娥;;《博客人生》选题策划[A];图书选题策划报告——第五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6年
7 冉强辉;杜道理;;我国体育博客的传播状况及发展对策[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8 李珍;胡晓檬;;大学生个人博客使用情况及其人格特征分析[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陈红梅;;博客使用动机和使用状态研究[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10 潘少聪;;校园博客,师生共同发展的有效平台[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桂英;该给博客立“规矩”吗[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李国训;博客盈利:与死亡赛跑[N];财经时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朱侠;“博客”与谁共舞[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黄启艳;“古董街”商家欲集体自救[N];中山日报;2008年
5 郑博超;博客里的检察风景[N];检察日报;2008年
6 记者 丁雷;大连软交会 进入“微博”时代[N];大连日报;2010年
7 阮帆;前卫博客 倡导放弃自恋[N];北京科技报;2005年
8 贾鹏雷;谁毁了博客?[N];计算机世界;2005年
9 本报记者 杨凯;博客 中国人网络生活的“新宠”[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10 张宏平;2005:“大众写作”的博客元年?[N];四川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邬心云;日志式个人博客的自我呈现心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陈卓群;基于学术博客的个体之间知识转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杨小波;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治理论模型的重构与初步确证[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4 庞秋华;绝经综合征病证评定量表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5 黄刚;应用内容分析法统一重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辨治规律[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莫长炜;降低成本的途径对产品创新速度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8年
7 张惠芹;教学演讲学[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2年
8 老膺荣;构建类风湿关节炎中医复杂干预方案的方法学初步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邓建国;Web2.0时代的互联网使用行为与网民社会资本之关系考察[D];复旦大学;2007年
10 王曰芬;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的综合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英香;博客网络位置影响力测评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2 刘珍;论政治博客对协商民主的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李倩;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博客文献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4 于燕云;网络媒体微博客与公民社会互动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朱丹辉;大学生博客现象及其导引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6 宋敏霞;基于学术博客的图书馆学术信息服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傅翘楚;科学传播理论视野下的科学博客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1年
8 邓冰娜;面向博客的垃圾评论识别方法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9 苏利超;我国博客广告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10 池锐宏;中国体育博文的基本倾向、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432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443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