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惩罚略论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等教育研究所;
【分类号】:G4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秋明;;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基准性胜任特征分析[J];云梦学刊;2010年01期
2 刘小吾;;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心理契约模式探讨[J];江苏高教;2010年01期
3 刘昕;郭正宇;;从中国特色的研究型大学看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年01期
4 孟卫青;刘飞燕;;小学教育阶段惩罚现象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0年01期
5 王萍;高凌飚;;国外教师评价观研究及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6 王淑华;;对新时期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2期
7 斗颖;;浅谈情感教学与自我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0年01期
8 蔡志平;;浅谈“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各界(科技与教育);2010年01期
9 李莉玫;孙凤东;;关于应用播客构建个体数字化学习空间的思考[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10 朱焰;孙华峰;洪亮;沈渊;;多种媒体技术在高职隐性知识习得过程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娟;;论开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意义[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2 王正福;;浅谈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的选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3 罗晓燕;;我校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现状调查与心理辅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罗晓燕;周福轩;;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是教育成功的前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5 郭琳华;;创建和谐校园 构造和谐社会[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6 王新员;;浅析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7 马文浩;;德育工作五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8 刘展平;;班级自我教育管理创新模式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9 卢艳明;;自主学习的必要性[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10 越秀区培智学校课题组;;对弱智学生个体素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华蓉 苏婷;应针对学生个体情况因材施教[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邱广欣;高考作文的“共同错误”是如何形成的[N];工人日报;2010年
3 记者 邓小群;名校校长受聘研究员[N];深圳商报;2010年
4 本报评论员;向陋习开战 争做文明广元人[N];广元日报;2010年
5 洛川县永乡中学 孙建学;浅谈分层目标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N];延安日报;2010年
6 兰州市七里河区土门墩学校 冯学勤;课堂实践中不容忽视的两个问题[N];甘肃日报;2010年
7 沈大雷;南京试点取消“班主任负责制”[N];江苏教育报;2010年
8 雷山县丹江小学 毛燕妮;刍议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培训现状[N];贵州民族报;2009年
9 李莉 太原师范学院;“和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N];山西政协报;2009年
10 扬中市兴隆中心小学 徐斌 施庆伟;多元智能理论在数学课中的应用[N];江苏教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汪凌;学业的成功与失败:学业评估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孙平;课程实施中的教师主体性及其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黄国辅;后勤社会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阎亚军;知识教学与学生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姜月;遮蔽与解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姚远峰;寻求意义:现代教育之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梅;高中教育中奖惩的现状及思考[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姚伟;高校突发事件处置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付兴;法治视野中的教育惩戒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许凝;初中学校班集体中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5 郭宁;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协作学习活动设计[D];河北大学;2010年
6 李云星;走向教育学立场的教育伦理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晶;医学专业英语课堂生生互动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孙华;基于系统工程思想的高等学校学风建设体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9 史兵峰;我国中学德育方法多元化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程瑞娟;关怀教育理论视阈下的学生个体生命成长[D];河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440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544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