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生命的重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政涛;在教育与规训之间[J];基础教育;2003年S1期
2 柴亚红;;教育者的灵魂是什么——基于凯兴斯泰纳《教育者的灵魂与教师培训的问题》的分析[J];中国教师;2011年13期
3 燕国材;;论“人是自我教育的对象”[J];中学教育;2003年02期
4 张增田;孙凯;;触动心灵的教育及其实践形态[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郑立平;张乐华;;反对还是提倡——倾听关于惩戒的两种不同声音[J];山东教育;2011年08期
6 牛克勤 ,徐建恩;让教育充满智慧[J];基础教育;2003年S1期
7 王慧敏;;开辟第二课堂 让个性飞扬[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5期
8 ;声音[J];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08期
9 司长河;;教育中的情与理[J];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06期
10 班华;;德育方法的协调组合[J];上海教育科研;199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际平;;教育不仅仅是技术问题[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2 李惠民;李田定;;“生活教育”理论和教育改革[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89年
3 廖茂忠;沈红;;教育消费的发展与公共政策的调整[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蔡芳;罗祖兵;;教育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目的——杜威“教育无目的”论的现实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傅维利;;论教育中的惩罚[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6 李劲松;;杜威教育目的观中的民主思想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曾庆雨;;论新时期的“师道尊严”[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李福军;;略论孔子教育思想与当代教育[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周和平;;论教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作用[A];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C];2008年
10 张义亭;;浅谈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教育厅新闻中心 黄云刚 矣勇;“三生教育”是人的价值教育、能力教育和发展教育[N];云南经济日报;2010年
2 李镇西;减少“刻意的教育”[N];江苏教育报;2011年
3 熊丙奇;教育规划应立足让所有受教育者能上学上好学[N];科技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李播;一个受教育者的“叛逆”[N];黑龙江日报;2000年
5 金融信息科技专家 陈晓民 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教授 潘桦;让受教育者学会思考构筑创意[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6 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任 彭智勇;教育的社会责任[N];光明日报;2009年
7 褚云茂;塑造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N];文汇报;2000年
8 王军荣;科学敌不过教材的悲哀不仅在教育本身[N];中国改革报;2006年
9 熊丙奇;灰色技能悄然传承 教育者不可不察[N];东方早报;2007年
10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文化室副主任 叶齐炼;维护民办学校的教师与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N];中国教育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延龙;在通往语言途中的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翟楠;教育权力及其正当性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田增志;文化传承中的教育空间与教育仪式[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余远方;教育多元供给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5 刘文霞;个性教育论[D];南京师范大学;1997年
6 薛忠祥;当代中国教育的应有价值取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芦琦;关于古代受教育资格及权利实现的考察与比较[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8 王博;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探究[D];天津大学;2011年
9 曹正善;教育智慧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金龙;教育公正新解[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颖;教育中的模仿[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2 姚炎昕;教育即交往[D];西南大学;2012年
3 肖洒;教育基本要素之关系的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黄长健;蔡元培健全人格教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唐超;关于教育中人文精神缺失问题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朱涛;教育凝聚力提升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7 赵春兰;教育自由如何可能[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8 杜瑞;教育与生活关系的发生、发展及演变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吴书丽;幸福是最美的教育之花[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刘德;我国义务制教育中平均化素质教育的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785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578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