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农村初中生自尊、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7 06:02

  本文关键词:农村初中生自尊、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初中生 主观幸福感 自尊 社会支持


【摘要】:自从积极心理学诞生以来,主观幸福感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一般是指个体按照本人内定的标准关于其生活质量所给予的整体性评价,通常涉及到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三个维度。生活满意度是指个体对本人的生活质量给予的认知评价,属于认知方面;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属于情感方面。 关于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已经有很多学者进行研究,但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城市,专门探讨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还不多。调查表明,相对于城市同龄人来说,农村中学生表现出较多的心理问题,如人际交往焦虑、自卑等。因此,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本研究以农村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张兴贵编制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姜乾金编制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等研究工具,选取了聊城市2所乡镇驻地中学的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调查,探讨了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一般特点,考察了自尊、社会支持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关系。 通过调查研究,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1.农村初中生的总体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性别差异不显著,年级差异显著,留守与非留守农村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差异不显著,住校与非住校农村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差异不显著。 2.农村初中生的自尊水平总体较高,性别差异不显著,年级差异不显著。 3.农村初中生的社会支持状况总体良好,性别差异显著,年级差异显著。 4.自尊与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5.社会支持与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6.自尊、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共同对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 主观幸福感 自尊 社会支持
【学位授予单位】:聊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前言8-10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0-20
  • 1.1 主观幸福感10-14
  • 1.2 自尊14-18
  • 1.3 社会支持18-20
  • 第二章 研究设计20-23
  • 2.1 研究目的20
  • 2.2 研究假设20
  • 2.3 研究方法20-23
  • 第三章 研究结果23-35
  • 3.1 农村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23-28
  • 3.2 农村初中生的自尊状况28-29
  • 3.3 农村初中生的社会支持状况29-31
  • 3.4 不同自尊水平农村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比较31-32
  • 3.5 不同社会支持水平农村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比较32
  • 3.6 自尊、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32-33
  • 3.7 自尊、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33-35
  • 第四章 讨论35-42
  • 4.1 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分析35-38
  • 4.2 农村初中生自尊的现状分析38
  • 4.3 农村初中生社会支持的现状分析38-39
  • 4.4 不同自尊水平的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分析39-40
  • 4.5 不同社会支持水平的农村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分析40
  • 4.6 自尊、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相关关系的分析40-41
  • 4.7 自尊、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回归关系的分析41-42
  • 第五章 创新点和局限42-43
  • 5.1 本研究的创新点42
  • 5.2 本研究的局限42-43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43-46
  • 6.1 结论43
  • 6.2 建议43-46
  • 参考文献46-50
  • 附录50-52
  • 致谢52-5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3-54
  • 附件54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文燕;初中生情绪智力、父母教养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黄娟;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3 卢璇;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适应:社会支持的作用[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4 赵晶;高中生社会支持、自尊与心理弹性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韩丽娇;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290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5290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3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